匿名的游击队艺术家
《城市肌理》成了JR在世界范围内大型艺术项目的一部分。在过去五年里,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包括巴西、肯尼亚、柬埔寨、塞拉利昂,甚至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这些城市贫民窟的最显著位置粘贴巨幅黑白照片。
然而尽管作品已经世界闻名,JR的本名和尊容却仍然鲜为人知。他常年戴着墨镜,奔走在世界各地,却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姓名。
“你叫自己JR,是为了向CBS电视剧中的那个著名的石油大亨JR Ewing致敬吗?”
“不,这只是我名字的两个首字母。”
“它们分别代表着?”
“我不能说。”JR告诉记者,因为在城市街道张贴照片这样的行为,在有些地方是违法的,所以必须保持低调谨慎。“然而事实上,保持匿名又意味着,我可以在任何地方展出。没有人知道我的名字,这更方便于我游走世界。”说着,JR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坏笑。
JR并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街头艺术家”,“因为‘艺术家’这三个字已经足以诠释我现在所做的事情了。”但他的成功却标志着这一“把城市空间当画布,让街道成为天然画廊”的“边缘艺术”又重新回到人们视线。
10年前,他和其他拿着喷漆罐到处涂鸦的文艺小青年没有什么差别,直到有一天,他在巴黎地铁站里捡到一个相机,便突发奇想,决定换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从此,他更喜欢称自己为一个“相片涂鸦者”(photograffeur),这样他就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艺术画廊。
“那时互联网才刚兴起,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代——出现了全新的交换信息的方式,每个人都能独立地表达自己。”JR说,“而我选择了街道,它随时随地都提供着我表现自我的场所。所以,还有什么必要在画廊里办展览呢?”
2005年,巴黎郊区发生骚乱,起因是两名北非出身的男孩在躲避警察时被电死。一时间巴黎警方难免种族歧视之嫌,这引发了JR的思考,因为他自身就有着突尼斯和东欧血统。第二年,他决定借此在自己的故乡第一次尝试城市街头艺术,用鱼眼镜头拍下巴黎郊区的街头上一双双流浪者的眼睛。“他们居住在城市的边缘,不被主流媒体关注。”JR说。他把自己的处女作命名为“一代人的肖像”(Portrait of a Generation)。
“在那次事件中,大多数媒体所拍到的,都是用长焦镜拍到的小人像,而我用的则是28毫米的广角镜,拍到的是他们的表情特写。”JR说。
一年后,JR作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把镜头移向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边境地带,在伯利恒(Bethlehem)地区的犹太人定居点外朝着巴勒斯坦一方的墙面上张贴了一幅三联像,分别是一位犹太教祭司、一位牧师,和一位伊斯兰教长。三个人都瞪大了眼睛,表情十分戏剧化。这组照片取名为“面对面”(Face to Face)。“这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法艺术展览了。”JR自嘲道。
一开始,他十分担心会有人阻止他,或碰到什么危险。可直到贴完照片,一切都很顺利。“我以前可从未想过,能在巴勒斯坦的房子上贴以色列人的肖像。”JR回忆道,“所以你不来这里,就不会亲眼看到这里真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并不完全像主流媒体报道的那样。一切都在于打破隔阂。生活因幽默感而增色。”
很多人会拿JR和英国著名街头艺术家班克思(Banksy)比较,后者是目前英国最抢手的地下画家,创作了大量以现实生活和反战内容为题材的作品,极尽嘲讽之能事。他的行踪也很神秘,极少接受采访,甚至自称“艺术界的恐怖分子”,但他却在英国“本国最伟大的艺术家”调查中,被18-24岁的年轻人推上了榜首。
相比之下,JR并不像班克思那么激进,他不愿承认自己的艺术作品同时还具有政治性。“虽然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边境,这个地标本身就带有政治色彩。但那些肖像并不刻意传递政治信息。”
“我在非洲的时候,当地人总会好奇地问‘为什么要贴这些照片?是广告,还是政治示威?’我回答,‘都不是’,接着,是一阵长时间的沉默。”JR说,“我只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希望把艺术带到那些看似不太可能的地方。有时候,人们会看着照片问我‘这是一个免费的展览吗?’,我喜欢这样的时刻。”
经过这些年的尝试,JR夺人眼球的作品逐渐受到了主流博物馆和艺术节的关注,并邀请他参加各类艺术巡展。在各类画展中卖出的作品所得,是他全部的收入来源。
JR对记者坦言,靠艺术吃饭,他赚的并不多。卖掉自己最有名的一幅作品——2009年拍摄的“Ladj Ly”时,他拿到了26250英镑。但即便是从事这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艺术创作,他也从不依靠赞助商。“我一直在争取做到百分之百的经济独立,这十分重要。这样,你的作品才能保证原汁原味,不会被广告背后隐藏的动机所污染。”JR说,“坚决杜绝‘可口可乐出品’、‘欧莱雅出品’……一旦有广告介入,你对待整件事的态度就完全变质了。”
现在,JR打算好好利用TED大奖的10万美元奖金,把这笔钱全部用在巴西、肯尼亚和中东项目的二次创作上。他说,一旦去过那些地方,就似乎和那里有一种冥冥之中的联系。他说,一定会再回到那些地方,包括上海。
【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