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2点,由《北京商报——典藏周刊》与北京爱家收藏品市场共同举办的“经典收藏走进爱家”系列公益讲座在北三环大钟寺爱家国际收藏品市场二楼贵宾厅举办,这次讲座邀请资深文物鉴定专家李彦君先生主讲“古玉的鉴定方法及收藏误区”,李老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再加上生动丰富的图片,又结合时代特色,为大家讲解了古玉的鉴定方法及一些收藏误区。
文物鉴定专家李彦君为大家讲解古玉应如何鉴定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玉器的收藏,古玉市场变得很混乱,很多国内各大博物馆不敢收藏高古玉,主要就是鉴定水平低,致使很多高古玉无人问津。再加上辨伪方法陈旧、保守,总突破不了造假的理论方法,面对近年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适应当代古玉的辨伪。李彦君老师认为应该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的、客观的、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
以下是李老师根据个人多年的收藏研究、市场经验总结以下几点鉴定方法,这些方法的作用可以互相转换,并作为依据对古玉器辨伪作综合分析判断。
一、工艺痕迹鉴定
用10~50倍放大镜,观察抛光痕迹;适用于新石器→清代的玉器;局限性:腐蚀严重,脱皮,玉器钙化严重成粉状,不能鉴定。
古玉工艺就是指加工工艺。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 。其方法无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二为近代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兽皮轮砣、棉、麻布轮砣等。其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机械孔壁则较规整,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纹,而且不够光滑,而且,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这是新石器穿孔鉴定重要方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还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孔口、线条边缘出现硼碴。区别于机械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古人琢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