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是骨”,吴长江也是这样一笔一划地素描着自己的人生。
吴长江 画家,上世纪50年代生于天津汉沽,处女座,1978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读书。毕业后留校任教,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工作,长于版画、素描、水彩。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会长。
从24岁来到北京,吴长江有时会觉得北京“有点土”,“食堂里的菜粗糙,人们也大大咧咧”,到了后来,他理解了这是北京气质的一部分:因为包容,所以开阔;因为不拘小节,所以活力四射。
上世纪80年代的王府井情结
对北京哪里感情最深?吴长江想了想说:王府井。
1978年,24岁的吴长江来到北京,到位于王府井的中央美术学院读书。之前,他已在天津当了几年美术老师,而在他的同班同学中,年龄小的不到20岁,年纪大的30有余。这是77、78届颇为特殊的一点,经历了文革,百废待兴,仿佛一切刚刚开始。
“那个时代的大学生经历了社会磨难,思想都很成熟,大家都抓紧每一分钟学习。”吴长江每天早上起床,都会沿着东华门、天安门、王府井跑步,那时候的北京清晨,安静,灰色建筑中有种宁静之美。晚上,一群同学下了晚自习,一起跑到长安剧院边上的小饭馆里吃碗炒面,那时候他们的话题是:艺术、思想、潮流、责任以及担当。
那时中央美院就像招待所
许多人都怀念上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那时思潮涌动,各种文化都集中迸发光彩。吴长江身边集中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年轻人,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影响,谁也没有想过,30年之后,这群人将会如何影响社会。那时的北京总是集中了规格最高的画展与交流,吴长江说他们学校就是全国各地艺术青年的招待所,经常有各地朋友留宿,彻夜长谈。有时候还会闹出种种笑话。学校不大,几乎认识每一个同学,直到如今,吴长江身上依然存留着“中美范儿”:学院而不拘泥,严谨而不刻板。
有时候回忆往往美化了过往,比如那时狭仄的教工宿舍、清贫的生活,以及去西藏采风的辛苦。在上世纪80年代,西藏成为艺术家的灵感地,一批又一批人到西藏去,创作出了大批影响时代的作品。吴长江也是其中之一,在他的作品中,西藏题材占了很大一部分,11月18日“直面生命———吴长江青藏高原作品展”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开幕。西藏已经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每年都会去,持续了30年。对于他来说,在西藏,面对着高原上的藏民与牛羊,吹着青藏高原的风,看着蓝天白云,他才感到真实的松弛,艺术家的自我冲破藩篱,好的作品已经在手下流淌。他的朋友、画家杨飞云这样评价:“西藏不是他在绘画中设定的形象符号,更不是到异地风光去猎奇,他从不表现藏民的愁苦与艰难,更多的是体验那种天籁的安宁,体验那种朴素、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