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说两只“凤凰”晚上一亮,很像中国彩灯,太中国,太民间了。这是他从中国现实营养中获取的新语汇。
成功艺术家都有学院基因
记者:此前是独立艺术家,2008年回国任美院副院长,要做很多行政工作。体制内既有的规则会束缚你吗?
徐冰:就看你怎样对待。对我来说,任何东西都是营养,都会有帮助,就看你怎样用这些材料,怎样将这些发挥出来,使用好。
参与美术学院的工作与我过去18年独立艺术家的经验截然不同。我觉得这种不同对我很有价值。
记者:人们习惯地认为现代艺术和学院艺术好像是不能放在一起谈的。由此大家对你任美院副院长的期望很大。这两年有给美院带去一些新的东西吗?
徐冰:新的东西美院本身就有,只是我们习惯上看不到。因为概念中,美术学院就是一个学院、传统的(聚集地)。但是只要你真正进入学院,你就会发现美院在继承传统品格的同时又发展了很多新的、当代的东西。
胡润艺术家排行榜的百名艺术家中只有一名不是学院的。所谓成功的艺术家都带有学院基因。
记者:但大家还是感觉中国学院艺术教育中抱着现实主义不放。
徐冰:一般人都容易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作为历史阶段来分,但事实上艺术不是这样看的。前段时间,美院做了《素描60年大展》,在国际上都有好的反响。这么一个严谨的、学院的系统能完整地拿出这些作品,这就表明一种态度。我们是尊重所有有益文化营养的。这是种当代的态度。
在今天大的格局下,西方很多美术学院教授来央美访问,就是想看中国是如何继续这种严谨的学院训练的同时又发展了新学科、新艺术的。他们发现,严谨的训练并没有影响审美和创造力的发挥。
但西方艺术的发展过分跟随艺术史写作脉络,所以他们把自身传统扔了。结果发现,这种传统在中国继续,他们自己却没有了。这样,中国就比他们多了一个维度,有他们过去传统的部分,既有中国自身传统,又有当代文化的部分。
中国是最具有当代因素的国度、实验性和新思维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