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以前的油画作品描绘的主体对象多由酷似“芬-马六明”的头像与尚未成熟的婴儿身体构成,这一形象是否与当时的行为艺术形象相呼应?
马六明:有一些联系,“芬-马六明”作为一个图式化的艺术形象而存在过,并在这10年里贯穿始终。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图式化符号是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处理方式,例如方力钧、岳敏君、尹朝阳等在艺术上比较成功的艺术家,都很好地体现并证明了这一点。
记者:对于艺术家来说,这种符号化的图式发展到一定阶段是否会产生局限?
马六明:无论哪位艺术家在其一生中有如此的闪光点,能够代表我们所处的时代,就已经足够了。
记者:但大家通常会对走到一定程度的艺术家产生持续期待,您如何看待大众的这种心理反应?
马六明:这种期待是一种惯性,事实上这些艺术家都在特别努力地追求艺术上的发展与进步。
记者:在艺术创作中,无论哪种艺术呈现,都充满了您对自我的各种关注。
马六明:所谓“时势造英雄”,时代赋予艺术家种种际遇和可能,无论关注自我,还是生活与生命,或许每位艺术家的关注点与出发点不同,他们各自具有的艺术精神特质也不尽相同,但始终脱离不开整个时代,艺术家最终能否成功,也仍然摆脱不了时代背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还处于“地下状态”,艺术话语权与价值体系掌握在西方人手中,以他们的眼光评判中国当代艺术,会选择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东西,因此,当时艺术家去做纯粹个人体验、实验性的艺术,会吃亏一些,甚至走向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