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界仁 1960年生人,中国台湾当代艺术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台湾曾积极参与表演艺术创作,后转向动作影像作品。现生活和工作于中国台北。
在台湾艺术家陈界仁那儿,你可以完成对纯粹艺术家的浪漫想象。1988年,因为找不到创作的原动力,他在家一歇就是8年,辞掉了不错的工作,就靠弟弟摆地摊养活自己;2006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爆,他却拒绝大陆画廊办个展的邀请,原因就是泡沫太大。尽管是台湾国际知名艺术家,但他至今没有存款。
而现在,这位艺术家频繁地在798内亮相。上个月初,在798长征空间开始其在大陆的首个个展《陈界仁个展———帝国边界Ⅰ&Ⅱ》。近日,陈界仁又在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与谷文达、刘小东一起参加了《纸上美术馆:12位华人艺术家》的群展,该展将于3月6日结束。
对于自己近期的频繁亮相,陈界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的理由是:因为艺术市场的泡沫结束了。他甚至也很坦诚地说:自己也不是那种能经得起市场诱惑的人,但他希望让灵魂跟得上脚步:“慢慢来,我相信一切都要慢慢来。”
谈创作 眷村是我创作的原动力
记者:听说你十多岁就开始做实验艺术,但从28岁时你却休整了8年。辞掉了工作,也不再做任何艺术。
陈界仁:那8年其实很自然,我并没有要干嘛的计划。在我27岁那年,台湾的环境已经与你出生时就熟悉的环境不同了。我觉得自己需要反省。加上,那时我做电影、录像、装置、行为,已经10多年了。我突然觉得这种东西很空虚。
记者:那8年里,你主要做什么呢?
陈界仁:我很害怕将这段经历变成浪漫想象。我不太记得那段时间在干什么。
我成长在台湾的眷村,离开自己成长的地方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35岁,我想回到我住的地方,看看那儿到底是什么情况。因为从小在那儿,你对那个环境会有感情。我突然意识到,我最早看到的绘画是这个环境,最早看到的摄影是这个环境。我的艺术史就是从这里开始,而不是从书本。艺术创作就是回到你成长的地方,可以从你的生命和人生经验出发,自然就会发展出属于你的艺术。
经过8年的调整后,我就觉得自己很有创作的能量,什么样的方式都能创作。那时我已经36岁。
记者:那为何采用照片这样的形式?
陈界仁:这8年里,我胡思乱想的结果是我们最早接触的摄影是什么。摄影诞生100多年来,每个摄影里都隐藏着被拍摄者的历史,但往往被拍摄者是失语的。在摄影史中,那是不对等的关系。我就想进入影像的世界中去改变它。
有一天我在街上晃来晃去,也没具体的事要做。正好碰到一个朋友,他有个586的电脑。他对电脑也蛮精通的。我就对他讲,我想通过电脑做这个那个可以吗?他说可以啊。他就教了我很小的绘图软件,于是就开始了影像创作,进入影像的世界中去改变原来的影像。
记者:你的创作一直在反映台湾的历史和社会现实,包括此次在长征空间展出的《帝国边界》。
陈界仁:其实我一直对美国的帝国意识有反思。而2008年,因为受邀到美国参加双年展,在去往美国在台协会申请签证时却被签证官怀疑会滞留美国。此后,在我注册的一个名为“我怀疑你要偷渡”的博客中,许多有被拒签经历的人都留下了各自的案例。我选择其中合适的案例,找了一些台湾小剧场的演员做了一录像,让他们面对镜头念出那些冰冷的拒签理由。同样,在面对美国帝国意识的同时,我们也得反思一下台湾(地区)对大陆配偶的政策。于是就有了《帝国边界Ⅱ》,那些大陆配偶同样申诉着不公正的待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