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伦敦图书修复工作印象记 2011-01-15 10:26:18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张平 点击:
我曾赴英国伦敦进行过为期两个月的工作访问。除了在大英图书馆保护部工作外,还参观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博物馆、牛津大学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等馆的保护部和伦敦camberwell艺术学院保护系。所到之处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

英藏敦煌遗书的保存、修复概况

 

我访英的主要工作是帮助修复敦煌残卷,因此有幸接触到大量的敦煌藏品,从而对英藏敦煌遗书的保存、修复情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一)残卷的由来

 

斯坦因第二次中亚考察在敦煌所获的二十四箱绘画品和写本于一九零九年运抵伦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这批藏品一直到战争结速后的一九一九年才得以进行整理。工作人员将这批藏品分为两部份,一部分是相对完整的卷子,另一部分是较小的残卷。当时人们将这部分残卷称为〖斯坦因碎片〗。

 

(二)不同时期采用的修复方法

 

敦煌遗书的修复工作始于二十年代。采用的方法是用一张比敦煌纸略厚的深色纸对敦煌卷子进行托裱,然后装入信封中保存。(sS979、sS976)。六十年代后期采用的修复方法是在原件的纵端分别加粘两张与原件纸张厚度及颜色相近的纸,用一种结实的马尼拉纸进行托裱,在卷首处加一扎带后,由左向右卷起。采用这种方法修复的敦煌遗书数量较大,共有八百余件。(s7002~s7889)。七十年代修复的敦煌遗书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的修复方法。第一种方法基本上沿袭了装裱中国手卷的传统方法。纸张选用的是手工纸,背纸用数张纸托裱制成,厚度与敦煌纸厚度相仿。将残片数张镶接裱为一轴。并将原来直径不足一公分的细轴杆改为直径两公分的粗轴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降低手卷卷起时的弯曲度,显然对保护手卷是有利的。不足的是改变了敦煌遗书的装桢原貌,违背了图书修复整旧如旧的原则。在修复背面有字的遗书时,采用的是用薄皮纸单层托裱的方法。这样做虽然能够显露文字,但毕竟有一层纸遮挡视线使文字变得模糊不清。不过有一点应该肯定,就是此时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背面文字的价值。可能正是由于这种修复方法的出现拓宽了人们的思路,人们又创造出了第二种修复方法。第二种修复方法采用的步骤是首先将皮纸染成与敦煌纸张接近的颜色,然后将染好的纸裱到卷子的背面,由于卷子上未添加任何镶接材料,这样便使人们看到了基本上保持着原貌的卷子。这是敦煌遗书修复技术上的重要变革,同时也是人们对敦煌纸张材料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此基础上,九十年代开始了对敦煌遗书的大规模修复。这个时期修复的敦煌遗书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注重保持敦煌遗书的原貌。敦煌卷子上原有的细木轴杆仍然保留,为了增大细木轴杆的直径以达到保护卷子的目的,人们另制了一直径约2.5公分的粗木轴套,套在细木轴杆的外面,这样做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既使敦煌卷子保持了原貌,又增大了卷起时的直径起到了保护卷子的作用。二是弃置了装裱手卷的先镶后裱的传统方法,全部采用局部修补的方法。即只在残缺的部位进行多层粘补或沿着卷子有缺口的地方粘贴补纸。此方法的运用无疑是最大限度地保持了敦煌遗书的原貌。三是运用现代材料来保存残片。即先将残片展平,然后将其夹入两片透明聚酯片中,再用缝纫机沿着残片周边边缘6mm处缝制,使其在聚酯片中不能滑动。聚酯片中放置残片的数量由残片的大小来决定,大的放置一片,小的可放置十余片。这样做避免了人体与残片的直接接触,从而保护了残片。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