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菏泽沉船部分出土瓷器文物将在山东省博物馆进行正式巡展,而其中最受人关注的莫过于被估价过亿元的“元青花龙纹梅瓶”以及另外两件“元青花”瓷器。“元青花”为什么这么火?而我省内又究竟有多少件“元青花”瓷器?形形色色的“私人收藏元青花”瓷器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猫腻?
元朝当年也鲜见“元青花”
“元青花”的珍贵似乎不需多言。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大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人民币)的天价成交,而这也让国内收藏界对于元青花的收藏热情迅速高涨。
“元青花”之所以被收藏者们如此青睐,与其稀少的存世量有着重大关系。据资料显示,如今全球登记在册并且得到公认的元青花瓷器仅有500件左右,而国内馆藏的“元青花”瓷器仅有200余件。
那么元青花的存世量为何如此之少呢?业界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元青花有着极其特殊的身份。曾有人半开玩笑地说,即使人们可以乘坐时光飞船回当年的元朝,只怕也很难在市面上见到“元青花”瓷器。据史料记载,“元青花”是元代统治者为了与其他国家“联络感情”而在景德镇特别烧制的“礼物”,“蒙古是一个游牧民族,元朝的统治者崇尚的是‘马背上生活’,因此元朝的皇室中基本上没有瓷器,他们更喜欢金银制作的东西。”而烧制“元青花”时使用的颜料又是从中东地区“进口”过来的“苏麻离青”(又称苏勃泥青),因此其价格不菲,民间鲜有人使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元青花”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一大“亮点”,其烧制技术较之唐宋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说在唐宋时期的瓷器,基本上都是先做好母胎,然后挂上釉烧制,等烧好了再在釉面上作画,然后再以低温烧制。”而元青花的烧制则恰恰相反:“先做好母胎,然后作画,然后挂上釉烧制。”这也使得元青花瓷器的色彩更加鲜艳漂亮。济南文物店的老经理崔明泉告诉记者说,正因为如此,“元青花”与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器相比,其价值更高,历史意义也更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