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界仁:我不是一个愤怒的人 2011-02-09 13:55:36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作者:曾焱 点击:
在台湾地区,陈界仁被认为是最具国际能见度的本土艺术家之一,和他并列的其他几个名字人们可能更为熟悉: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国际能见度”的外化标准比较简单:在台湾当代艺术家里,受邀到国外参展多。

也有留言提出,台湾也要反省自身对大陆配偶的歧视和不人道的政策。于是又有了作品的下半段。陈界仁找来真正的大陆配偶,让数名中年女性各自扶着行李车等候在台湾机场的“入境处”,对着手中一页表格,以夹带大陆各地方言的普通话说出自己的遭遇。

 

——“我到台湾探亲,在机场,他们把我和丈夫分开询问,问我是否和丈夫一起洗澡,丈夫起床时先迈左脚还是右脚。他们怀疑我们是假结婚。”

 

这两个段落,发展成了录像作品《帝国边界Ⅰ》。陈界仁说,如果用新闻报道的方式去采访,得到的答案其实是一样的,为什么要用艺术的方式来做?片中他采用搭景的方法重建两个现场——美国在台协会的面试空间和台湾机场的面谈室,因为真正的现场是被封闭的,被禁止进入拍摄,这意味着记录无法进行。而通过重新搭景,在他看来“有点像重新夺取现场”,录像每播放一次,被封闭的现场就对观众打开一次。对于陈界仁来说,“搭景”很重要,它不是为了营造剧场式的空间效果,而是要让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地方重新被看见、被听见,所以无论是邀请大陆配偶到“现场”说出自己的遭遇,还是采用“报告剧”的手法,由演员替代无法现身的人读出博客中申请美国签证受拒的案例,都是在不同现实下的“发声”方式,“我把它造得像镜面,折射回来面对观众”。

 

陈界仁承认他总在挑战观众的耐心。2009年《帝国边界Ⅰ》曾送威尼斯双年展展出,窗外是热闹的威尼斯运河码头,馆内人流来来往往,能走进帷幕把29分钟影片看完的观众不多。《帝国边界Ⅱ——西方公司》是他迄今为止最长的录像作品,70分钟。陈界仁觉得,有千分之一的人有耐心看就可以了,不需要争取全部的观众。他其实很清楚争取进入双年展的套路大概怎么做,比如怎样让影像在30秒之内见效。“景观社会很关键的是影像,影像成为主导和控制人们生活的很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不让影像成为今天电视广告这样宰制人的方式,就得去改变时间。我们在日常中被养成被训练,所有事情都要浅白易懂,目的性很强。易懂的好莱坞电影,某方面就是一种治理技术,它让我们对于异质的、陌生的、他者文化失去了聆听的耐心。我觉得我影片的作用之一就是反这样的时间观。”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