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电影系列
如此多的英国艺人不断聚集到美国这新大陆,对于美国的大众文化,自然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种影响之大,甚至有人还为此专门造了一个词,叫做Anglomania。“盎格鲁”即是指英国,而“美尼亚”则是“狂热”之意,合起来便是“对英国文化的狂热”。这个词的发明者,是英国一位名叫伊恩-布鲁玛的作家,他曾经写过一本书专门探讨欧洲历史上的英国文化热。在这本书里,他提到法国大革命前夕,崇尚英国启蒙文化的伏尔泰在一篇探讨法律问题的信件中,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英国法律的椰子,为什么不拿到全世界“试种”一下呢?
此后的事实证明,伏尔泰的英国“椰子”在欧洲长势良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否则那里也不会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民主革命。英国文化也随着“英国椰子”的长势,在欧洲蔓延开来。因此,当我们从书本里读到那个痴迷莎士比亚戏剧和英国园林艺术的德国大文豪歌德,也就毫不奇怪了。不光是歌德,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人竭力装出一种“英国范”,那简直是比如今买了LV包包还体面,还时尚,还能证明自己档次的事儿。
不过,在大洋另一端的北美新大陆,发生的事情就不太一样。英裔思想家托马斯-潘恩在美国发表匿名的战斗小册子,号召北美居民拿起武器反抗英国殖民者。对于美国人而言,他们“反英”的情结实在是要早于“崇英”的情结太多年了,由此产生了另一个词:Anglophobia(反英情绪)。较早使用这个词的,还包括大名鼎鼎的乔治-奥威尔,不过奥威尔对“反英”一词的使用,仅限于他在论述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希望脱英独立的文章当中,这和美国人对英国那份特殊的情结,完全不是一回事。
美国人看英国,可谓“爱恨交加”。由于北美历史上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美国人“仇英”的感情,可以说是融入了他们这个民族的基因当中。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老是纠缠于这种“历史遗留问题”似乎并不是个办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的流行音乐、艺术、时尚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还一味抱残守缺地反对那个仅存在于历史和想象中的英国,而无视现实中那个“可爱”的英国,这是不是太过迂腐了?
尤其是美国的年青一代,面对披头士、滚石、平克弗洛伊德等这些被后世称誉的“殿堂级”乐队,可以说几乎没放一枪就缴械投了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