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初,Capitol公司发行了披头士乐队第一张美国专辑《Meet the Beatles》,结果他们在美国引起了比英国更剧烈的疯狂。披头士乐队一举成为了美国最受欢迎、最具轰动效应的乐队。不过,当披头士以胜利者的姿态走入美国乐坛的时候,有些美国人却认定这是一场文化入侵。善于发明词汇的美国人,为1960年代英国乐队(主要是披头士)横扫美国乐坛的现象创造了一个新词: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
这场“英国入侵”的结果是为美国培养了很多顶尖艺人,同时,英国和美国两种不同风格的流行音乐的融合与碰撞,为后世流行音乐的发展做了铺垫。至少,这样子的“入侵”对于喜爱流行音乐的人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而到了1980年代,随着彩色电视机的普及,新的音乐形式MV出现了。
在1983年,凭借一首《遥远如斯》的精彩MV,英国的“海鸥”乐队成功打入了美国音乐排行榜的前十名榜单。以MV为噱头推出畅销歌曲,这还是流行音乐史的头一遭。说来也很令人惊奇,这一年,北美音乐销量的30%居然都来自于英国的乐队和乐手。于是,美国人联想到了20年前的披头士,当年的一期《新闻周刊》在封面配了如下的煽动性文字:不列颠再次震撼了美国(Britain Rocks America—Again)。
基本上,只要英国文化在美国“震撼”一次,就几乎会有民族主义分子喊上一嗓子“英国入侵”。甚至还有美国作者干脆以调侃的文笔写了一本名叫《英国祸害世界的101种方法》的书,数落英帝国的“历史罪行”,为民族主义分子帮腔。不过,无论在英国还是美国,能发自内心把这种口号当真的人,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毕竟,民粹的愚昧时代早已过去,是选择“Anglomania ”还是“Anglophobia”,于今并不能、也并不应该成为一个事关国家存亡乃至民族大义的决定。对于一个成熟大国的公民来说,选择二者其中的任何一个选项,其实与在一家咖啡馆选喝拿铁还是卡布奇诺,本质上披头士乐队区别不大。
【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