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宝节目不说价格行不行?记者曾询问过某电视鉴定节目的编导,他说:“不行,收视率靠的就是这个,不然人们不爱看。再说持宝人参加节目是有费用的,不给价格他们也不干。”
鉴宝节目里专家们说的价格是否太高?天津古文化街一位古董商回答记者说:“这事我们也奇怪,不知道他们依据的是什么,若按他们给出的价走,你甭想把东西卖出去。”老专家叶佩兰曾跟记者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一位有名的老专家,在某一电视鉴宝节目里把一件瓷器的价格说得特别高,她看不过去,等遇上那位老专家后就问他:“您那价格是怎么出来的?”那位老专家:“唉,不说那么高,他们不干啊。”看来制作其节目的人,有的确实是在忽悠人。
再就是,现有关“艺术品投资升值空间巨大”的说法传遍社会,其依据是来自拍卖场上的信息。近些年,某些书画和瓷器的价格,在拍卖场上翻着跟头往上涨,媒体一渲染,加上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忽悠什么“国宝无价论”,让人误以为艺术品的价格会永远地涨上去,顶多是停滞在它原有拍卖成交的价格上。这一说法忽悠的不再仅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企业家,这些人开始把投资的目光转向古董和艺术品市场。大连收藏家郭庆祥说:“逐利是人的本性,更是资本的本性,一想投资股票风险大,投资企业麻烦多,辛苦多,投资古董、艺术品收藏呢?在这什么都在疯炒的年代里,放上一两年,价格往上翻,膀不动身不摇就能赚到很多钱,何乐而不为?于是大量企业家开始涌入这个市场。这些人当中,大多数是有钱没文化,他们投资古董艺术品带有赌博式的盲目性,表现出来的形式就是疯狂,拍卖场上一掷千金,结果是让所谓的收藏热变得更火更疯狂。因为他们不是收藏家,频繁倒手是他们热衷的游戏,炒卖赚钱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此外,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官场的腐败也是隐藏在收藏热背后的一只推手。天津一位老古董商告诉记者,说:“聪明的贪官早就不要金钱了,要什么?要名人字画,要古董。这些东西他退休后可以变现,万一被纪检部门查着了,他把东西一缴,推说以为是假的,是因抹不开面子才收下的。有的还早就备好另一套假的,真的藏起来,假的对付纪检的检查。同时,聪明人行贿,开始也爱用古董艺术品投石问路,先买一些便宜的,一看有戏,再买贵重的大器。”河南洛阳公安局原文物缉私大队长曲金华在中纪委某处工作多年,他对记者说:“越是高官,越是大案子,涉及的古董文物就更多,有的一抄抄来一大堆,像个小古董店,其中有不少还带着拍卖的价格和证书,说明它来自拍卖场。这些人懂什么古董艺术品吗?就知道那些东西很值钱,以为收那些东西较比安全。”官场腐败的介入,给本已过热的收藏热再添一把火。
收藏,多么高雅的一件事情,不想中国富起来之后,它却被弄得那么复杂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