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批”“黄跋”合璧西泠,海归《国语》震动学界 2011-02-15 11:09:54 来源:雅昌艺术网 点击:
西泠印社2010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中顾广圻批校的《战国策》可谓一战成名。该书以800.8万元的惊人价格,一举创下国内古籍善本单件拍品最高纪录、批校本拍卖最高纪录。“顾批”的惊喜尚未落幕,与之齐名的“黄跋”又将惊现西泠春拍。这里提到的“黄跋”便是经过乾嘉间第一藏书大家黄丕烈刊刻、作

 

 

 

 

京城偶遇,缟纻遗风赖书传

 

人们或许会问,一部中国古籍,何以会用高丽装帧,难道咱们的《国语》也是韩国人写的?这当然是笑谈,不过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个本子的确与我们的邻邦颇有些渊源。

 

话说嘉庆六年辛酉(1801),时年39岁的黄丕烈在几经科场失意后,再度赴京参加“举人大挑”, 此时的他,虽然尚未对仕途完全断念,但主要心思已转移到对古籍善本的搜集和整理上。北京琉璃厂自然成了他徘徊流连之所,正是在这里,他邂逅了朝鲜使臣朴修其。两人笔谈半日,临别时朴修其以楹帖赠黄丕烈,黄丕烈想起自己去年刊刻的《国语》,可惜未随身携带,于是就取了同行友人陈简庄所携的这部《国语》,题跋回赠,以续“缟纻之风”。百余字跋文言简意长,声情并茂,尽显黄氏之风;在书写上工整而略显拘谨,可能是时间仓促所致。

 

关于这段偶遇,还可以从这部《国语》的出借者陈鱣(简庄)和朴修其后人的身上找到旁证。据钱泰吉《陈鱣传》记载:“嘉庆辛酉会试至京,于琉璃厂书肆识朝鲜使臣朴修其检书,各操笔以通语言,朴修其以所撰《贞蕤稿略》贻仲鱼,仲鱼报以《论语古训》,各相倾许,一时以为佳话。” 陈鱣在《贞蕤稿略》序言中提及此事。朴修其之子朴长馣在《缟纻集》卷三中也记录了陈鱣与其父亲的一段笔谈。

 

至于扉页中的金羲淳之印,目前只能以逻辑作大略推断。嘉庆辛酉年(1801),权臣金祖淳受先王遗命辅政,权倾当朝,一时无两。本部《国语》的主人金羲淳似为金祖淳之弟,当朝王妃之叔,先后继任刑曹判书、吏曹判书、兵曹判书,可谓一人独领半璧江山,但有使臣至中国,莫非受其本人委派。使臣归国后将所得罕物贡献上奉,这应是本部《国语》流入朝鲜宫廷的正当孔道。得者宝之爱之,故此,时越二百余载,本书“品相”依然清爽,颇不似前朝旧物。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