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走进天安门是中华民族之幸 2011-02-19 14:35:04 来源:孔子研究院 作者:罗竖一 点击:
面对“孔子青铜雕像”,或言这是逆民主之潮流而倒推历史车轮;或言抬出孔子及其学说本质上是为了愚民;或言这纯粹是某些官员的瞎折腾;或言孔子的思想文化之历史地位再度被提升;或言有关决策者终于认清了孔子及其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罪状”之三:

 

“三纲五常”是孔子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而提出来的儒家封建礼教。

 

每每看到有人把封建二字套在孔子头上,笔者不由得想给其人义务普及一下历史文化常识,有时甚至真的会临时帮其补上有关“封建”这一课。

 

笔者于此也不妨简单言及“封建”。

 

“封建”一词,原出自《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意即命令达于下国,要下国大大造福。

 

及至后世,才出现“列爵曰封,分土曰建”,即《吕氏春秋》所称之“封邦建国”。其外延才特指殷周分封制度,以及后世各种封爵建藩举措,涉及相关的朝政、官制、人身关系、土地制度等等。

 

但后世却把“封建”跟“专制”划为等号,而不时地把一个本来生在奴隶制社会的孔子,打扮成了一个维护其身后200多年才真正建立起来的谓之为封建制度的“小姑娘”。即高喊孔子是封建制度的维护者,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然也有例外,譬如时隔2000多年后的1974年,巴金先生就又把孔子的学说肆意定性为“全面复辟奴隶制的反动主张”,而把孔子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代表”。

 

换言之,同样一个孔子,同样是孔子的学说,但在不同的时期,却被世人赋予不同的“政治标签”。

 

理清相关“政治标签”之后,让我们再来看看“三纲五常”的真正出处和意义等。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