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梁宝山缜密而迂回的写作,丁颖恩在讲述谢淑婷的作品时候变得明朗许多,她以“日常生活”(借用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概念)作为切入,指出谢淑婷将日常用品制作成精致写实的陶瓷的过程,是将日常生活放置于当代艺术中,以抵消平庸、乏味的世界:“任何视觉元素的再现都经过不同媒体相互挪用、修整、拟仿与重构。当不同媒体混杂并生,作品所突现的不单是某视觉元素的‘再现’,而是本身经不同媒体转化的过程而产生的新意义。这概念正指出陶瓷复制原物其实并非‘真实的呈现’。复制品挪用原物的形相时,本身就担当着某种中介角色,使得复制品与原物有所差异,从而强调或颠覆原物在日常生活某种意义。”对于艺评写作,丁颖恩认为需要与艺术家保持一定的观察距离,而艺术家讲述制作的过程常会破坏作者的想象。丁的发言引起了关于陶瓷作为媒介的讨论,在艺评写作中弱化技术或者将技术阐释为艺术家的另一种意图是否合理,这一问题直指艺评写作的有限性。
黎子元试图以“感觉的逻辑”阐释梁嘉贤的作品:“借助中国古代诗词的固有境界,尝试从梁嘉贤的作品中提取出一种不同于现代理性主义哲学的逻辑形式的另类逻辑线索,称其为‘感觉的逻辑’。并从作品中的女性身体出发,探讨其对于女性内在性——即不接受现代日常生活中的功能理性的规训与控制,也无须对外在的男权社会作出反映与再现的一种纯粹内在的生成过程的呈现。”但他的陈述招来了绝大多数观众的质疑,原因在于试图建构新的批评话语“感觉的逻辑”但最终还是落入身体、女性等书写语境当中。
1月9日的开放论坛并没有设置主题,主持人郑德恩从1月7日的闭门讨论中总结了几个问题抛给观察员和观众:艺术写作需要怎样的观众?在抱怨没有写作平台的同时,艺评人受否已经准备好?艺评人如何实现自我进化?来自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同时担任《艺术观点ACT》的主编的蒋伯欣介绍了台湾艺评的现状,他对于“观众”的回答是在目前观众与艺术家资讯已经对等的情况之下,观众应是诸众,并且是处于流动状态的各式各样观众。他指出,随着艺术写作平台的不断变化,艺评写作的外延同样发生着改变,其中策展与社会运动同时成为艺术评论的重要延伸,“ACT行动艺评小组”便是一个例子。事实上,无论是香港还是台湾,趋向社会、行动的当代艺术越来越普遍,甚至作品只是社会运动的其中一部分。而艺评写作本身也成为连接社会运动、艺术创作之间的媒介。
或许,艺评写作将通向何方,这是需要回归个体的提问,所幸的是,这一次艺评人从幕后走到台上,艺术家退出媒体焦点直面批评,读者从旁观变为参与——当艺评与创作在交锋之时可以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1] 《伙炭十年回顾》,资料由梁宝山提供,未发表。
【编辑: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