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艺术市场十大猜想:艺术品保险任重道远 2011-02-23 10:23:40 来源:收藏投资导刊 作者:毕武英 贺雷 等 点击:
中国艺术品单件价格能否突破2010年的5.5亿元人民币纪录?买家对精品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所改变?拍卖市场的南北格局能否打破?谁是下一位黑马艺术家?资本对艺术市场又有着哪些重要的举措?

 

猜想八:抽象绘画有待走出窘境

 

今年,当代艺术的拍卖在稳扎稳打中呈有序态势,而抽象板块在成交价、上拍量、成交率等方面的表现则相对平静,更有知名艺术家的抽象作品流拍,我们不禁要思考,抽象艺术何时能摆脱这种窘境?

 

当代艺术评论家朱其认为,抽象绘画要求艺术家具备较深的艺术素养,其更像没有格律的现代诗歌。由于抽象画的欣赏门槛相对较高,要求鉴赏者也需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因此大众较难读懂抽象艺术,这也是收藏抽象绘画最大的障碍。和它相比,写实绘画通常被认为需要花费艺术家更多精力,而且对技法要求较高,大众更易于接受。

 

从五四运动到上世纪70年代,国内几乎无人从事抽象绘画,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人开始创作。上世纪20年代徐悲鸿回国后致力于欧洲古典写实主义的推广;三四十年代西方出现的立体派也未被中国社会接受,其在50年代被当成资产阶级的艺术遭到禁止。近20年来,关于抽象绘画理论的出版物极少,国内艺术爱好者难以找到有效的学习途径。

 

新的艺术形式被接受与收藏都需要时间,抽象绘画也不例外。根据朱其的观察,近年收藏抽象艺术的人逐渐增多。他总结世界艺术的发展次序为:由借鉴自然和现实具体形象的古典艺术到现实主义、波普艺术,再到无需借助现实具体形象的现代艺术。朱其强调,抽象绘画是一个跨文化的语言而非纯西方的艺术语言,注重其自我表达。正如日本受到中国南宋文化的影响;毕加索的立体主义受到非洲木雕的影响;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从中国的书法、水墨画中受到启发。新的艺术形式脱身于自己的文化,又在形式和观念上受到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从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抽象绘画今后的发展空间。

 

近些年来,中国抽象艺术家不断增长,很多美院毕业的80后年轻艺术家热爱并创作抽象绘画。上海、北京等地喜爱抽象绘画的中产阶层藏家明显增多。目前,国内抽象绘画稍高的价位也就二三十万元。因为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抽象理论评价系统,抽象市场的未挖掘和理论的滞后造成了它的低价位现状。随着国人艺术修养的普遍提升,2011年抽象绘画的发展潜力应该不容小觑。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