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 2011-02-27 09:19:54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李蔚、王立三 点击:
艺术品被称作房地产、股票证券之外的第三大投资领域,长期回报率甚至超越另两大投资市场。2010年,中国藏品已进入“亿元时代”。在流动性过剩,股市低迷、楼市不断受到政策调控的今日,房产公司转型艺术品投资,或许是另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

一个细节是,文交所公司在注册的经营范围上曾遇到过阻碍。股东方陈玉等人可能害怕以后政府万一不承担,出现“打非风险”,坚持要将“份额交易”的内容写进营业执照。天津市工商局认为“非标准语言”,不能写入,经天津市政府副市长崔津渡协调,“份额交易”内容最终写入了工商执照。

 

对于天津文交所该如何监管,天津市金融办婉拒采访。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别过于大力宣传报道这件事。要防范风险,毕竟是新事物,金融创新这块我们确实是希望慎重。对这个公司的规范我们也在探索。”

 

本刊记者调查了解到,2010年初,天津市政府称不再批准新的交易所成立,天津文交所的交易规则和管理办法只要报政府备案即可,无需批准。金融办机构监管处负责协调与文交所公司的相关工作。

 

事实上,不仅是新生的天津文交所,在整个艺术品交易市场,监管缺失的难题长期存在。《今日上海》“收藏”栏目的主编、收藏家刘晓云告诉本刊记者:“真正的收藏家都不屑于、没办法跟拍卖行打交道。碰到了好东西,业务员会想办法讹去,把它讲得一钱不值,甚至找自己人冒充买家。还有那些拍出天价的作品,买家究竟是谁?我们不知道,也不相信。谁来监督这个行业?怎么可能没有猫腻?”

 

南京芳草园书画院院长蔡志芳也向本刊记者表达了她对艺术品交易市场泡沫化的忧虑:“那些拍卖行、画廊肯定有泡沫,作品买卖应该实事求是,但是却常常被内部人、工作人员买走。”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