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身体实践到理性多元——张洹艺术之路上的匍匐前进 2011-03-01 15:19:24 来源:概·中国网 作者:齐廷杰 点击:
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张洹是一位极其特殊的艺术家个体,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不可回避的艺术家个案。众所周知,张洹是以行为艺术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等行为作品均已进入艺术史。

“阿弥陀佛”佛性显现

 

“阿弥陀佛”是张洹在台北的首次个展。此次展览作品包括6类:行为、雕塑、装置、绘画、歌剧以及综合材料,基本上涵盖了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所有艺术形式,试图梳理出艺术家创作的历程。在台湾,佛法盛行。张洹在2005回归国内皈依成为一名居士,法号慈人,这也潜移默化影响到张洹的创作,“佛性”这一宗教命题在其作品中显现,在其展出作品中,有用牛皮制作的佛脸,有头、身隔离的佛祖坐像,还有威武的文武二神。批评家冷林曾提及到,张洹从行为艺术开始就用最直接的身体作为材料进行思考和体验。他对自我身体的体验和思考很容易在佛教里找到共鸣,从而也很自然地走进佛教里。在随后的发展中,佛教中对自然的体验和对物质简单、朴素的认识深刻地影响了张洹。

 

“放虎归山”理性回归

 

作为佩斯画廊的签约艺术家,此次“放虎归山”是佩斯为其举办的第三次个展。艺术家携全新香灰画作品与牛皮制作的佛脸作品亮相。画面中心的猛虎蓄势待发、刻画传神,猛虎下山,王者归来。画面笔触更犀利、具有表现性。整个展厅的基调是灰色,这与画面中老虎的虎虎生威形成了一对矛盾结合体:老虎虽然勇猛,却面对着日益缩减的生存空间,岌岌可危。用整牛的毛皮来制作佛脸,发人深思。一方面有佛的慈悲,可能牛皮又让人觉得残忍。牛皮象征一种暴力,英雄象征一种征服,对大自然的无限征服,就是对人类自身的软暴力,作品给人一种肃穆的神圣仪式感,进而造成一种时空的错愕感。张洹在不动神色中抛出了人与自然该如何和谐相处的命题。与艺术家早期赤裸裸的“血腥与暴力”行为相比,“放虎归山”展览四两拨千斤,看似平静,实则积聚了力量。

 

“希望隧道”诠释艺术家社会责任感

 

在尤伦斯的“希望隧道”中,艺术家将汶川地震中受损的部分火车残骸搬到展厅,展览前言中提到,《希望隧道》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观念艺术作品,一块希望的纪念碑,一项积极有力的社会公益项目。它冻结了破坏和摧毁发生的瞬间,它让我们反思灾难,纪念逝者,思考如何重建以及将会面对的挑战。观众在火车残骸前驻足,感受到的并不仅仅是那份自然的灾难带给人类的创伤,更多的是艺术家特有的敏锐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感觉尽管不能用语言去诉说,却能潜移默化中引起更多人的内心共鸣。从此展览可以看出张洹艺术创作的别有用心。

 

我们不得不承认:张洹是一位极其认真的艺术家。当我们还惊叹于《12平方米》、《为无名山增高一米》等开启我们思考引擎的作品,再次转身面对我们时,他却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本身足以令人瞠目。我们看到了被现代文明抛弃的“石砖”,更看到了用香灰代替颜料创作的“绘画”。这是绘画吗?我们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定位,他在探求自己的道路时舍弃了约定俗成的东西。他又一次把人们的视线带到了一个陌生的情境中,而这情境中的问题却让我们时时刻刻深陷其中。也许水泥、方砖更适合现代文明的节奏,铺在低矮屋檐下的青石砖在高楼大厦前显得蹩脚。我们无力阻挡现代工业文明的铁蹄,而那些带有历史印记的青石砖注定要被垃圾车运到城市的边缘。张洹把这一幕搬到美术馆的展厅,同时把一个个城市、文明问题带给在场的观众!“放虎归山”不是在警惕世人以绝后患,而是告诉人类:当我们奔波于繁忙的街道,为自己建立一个坚实的避难所时,自然是最好的去处,我们不能破坏人、虎、自然三者之间的美好和谐。当我们理解了《创世纪》、《放虎归山》之中的用意时,我们明白它承接了《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中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