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艺术区内的涂鸦和雕塑
今年年初,长春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长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打造东北亚现代文化名城的概念。同时表明要研究探索“798”模式,利用“长拖”、“印染厂”等企业废旧工业厂房,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形象的新地标,北京“798”艺术区是否可以借鉴?如何将“798”模式进行“本地化”?对此,北京“798”管理者、出席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给出意见。
借鉴>> 北京“798”模式拉动经济发展
从“诞生”到“成长”,“798”艺术区的发展模式经历了长期探索。其间,引进了比利时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美国的佩斯画廊、丹麦的林冠画廊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45家海外艺术机构。
同时,管理部门通过减免或降低租金、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吸引和留住大批符合园区发展的优秀艺术家。宽松的管理环境造就了形式各异的当代艺术形式,也拉动了旅游产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比北京成熟的发展模式,吉林省的文化产业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长春市正在研究探索“798”模式,利用“长拖”、“印染厂”等企业废旧工业厂房,规划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而北京的“798”模式无疑将成为吉林发展文化产业的新思路。
声音>> 长春建造艺术区要找准定位
长春搞“798”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这个园区适不适合搞艺术,适合哪种艺术。“798”艺术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国华说,北京“798”是包豪斯建筑,这种建筑本身的采光和形式
很受艺术家的追捧。另外,“798”之所受到推崇,是因为采用国际时髦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这是艺术家们愿意在这生活、创作和展示的一种形式。此外,“798”自身的发展有它的特殊性。比如有一些老工厂,一些艺术家看到后自发地喜爱。而这些大牌艺术家又会引领很多艺术家到这儿来。
因此,张国华建议,长春搞“798”,首先一定要定好位。对于园区的条件,首先艺术家一定要喜欢,建成以后要有价值,让艺术家们在这儿有收益、政府和国家也都有收益,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