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骥作品
艺术家的位置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家都是一些在现实中无力的人。
这句话可能过于偏激,但可以肯定的是,艺术家一定是敏感的人。陈文骥年龄已不算轻,但不管是“85”、“89”、或是“新生代”等等那个年代热闹的运动,他都很少参与,而是选择悄悄的站到了一边。这并不是因为他的作品不被承认,事实上凭借高超的绘画技艺,陈文骥当时在圈内已被广为看好。选择边缘,更多是出于个体对“运动”与“煽动”的厌恶。
陈文骥曾经说过:“我喜欢关注被人遗忘的物品和角落。这一切与我的性格缺陷有关,同我不健壮的身体体质有关”。可能是基于性格的原因,或是与童年寂寞的记忆有关,他总是有意无意的与人保持距离,哪怕是老朋友,他也不会特别熟腻。“人”在他的画面中很少出现,与之相反的是,他选择了长时间的与物交流,与景交流,景中空无一人,寂寞而又安全。
1949年后,在这个全新的中国,出于政权的需要,艺术作品无不渲染“浪漫情节”、“英雄情结”,艺术家需要的是“升华”、“提高”,“语不惊人死不休”,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结进入了中国人的血液,即时在当代艺术的外衣下,很多的艺术作品也没有逃脱掉这一点。对“大”、“批判”、“政治”等集体话语的迷恋,都是这种情结的变相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