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批评 2011-03-15 11:40:10 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廖邦铭 点击:
批评的真理就是对权力的质询,并且真理必须通过对话或者辩论方可获得——只要真理出现,它就是作为辩论的结果出现的。

在某种意义上,苏格拉底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批评家,即有史以来第一位知识分子性的批评家,尽管他认为自己对知识知道的很少,不过,正是这种对自己“知道的很少”的知道才是真正的苏格拉底,这,就是波普强调的知识分子的理智的谦逊。苏格拉底后来被指控从思想上腐蚀青少年(指控者名叫墨勒图斯),并以此罪名被雅典的民主政体判处死刑。他拒绝躲避而慷慨赴死也是出于维护雅典城邦的民主与法律,或者说慷慨赴死就是苏格拉底的终极性批评,苏格拉底在行动上维护了批评的道德,这也是后来雅典城邦追悔莫及的原因。

 

苏格拉底“腐蚀青少年”的哲学思想与批判意识奠定了西方两千年来所有哲学基础,亦做出了批评的最高要求:批评是舍命行为,即真正的批评就是面对任何权力说“不”。苏格拉底对“善”(这里有别于柏拉图关于理念形式意义上的“善”,也有别于东方伦理的“善”,苏格拉底的“善”相当于公正原则的概念,其“价值”乃是对政治正义的诉求)与“价值”追求是他一贯秉持的批评核心,并将这一核心信念运用到对雅典城邦的道德和它的政治家们的评价上,这种基于个体原则上的价值判断贯穿于西方批判哲学全部历史过程,也是批评的基本原则。就批评内在普遍性价值实践而言,在伟大的批评家苏格拉底那里,批评的过程就是对那些权威化知识进行盘问的过程——批评在对权威知识的盘问中寻求知识自身的真理,以此批评成为对知识进行证伪的人类理性实践,批评通过寻求真正的知识并关照修正批评自身,于此以求批评的真理。

 

那么,什么是批评的真理?怎样获得批评的真理?苏格拉底的批评行动已经给出答案:批评的真理就是对权力的质询;并且“真理必须通过对话或者辩论方可获得”——“只要真理出现,它就是作为辩论的结果出现的。”(《苏格拉底》英 A-E泰勒 p84)那么,什么是真理?真理是否具备一个可靠的形态呢?或者说真理的面目到底是怎样的呢?等等诸如此类的关于真理的问题从几千年前起,至今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难题,一个基本的困扰。然而,正因这个基本的困扰使得批评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成为衡量一个合格知识分子的标杆,而批评哲学的发展正是以此为前提的。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anes)最先发展对真理理论进行探讨研究。游吟诗人色诺芬尼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文学批评家。公元前571年,色诺芬尼出生于小亚细亚的爱奥尼亚,与阿那克西曼德是同一地方人,前面谈及爱奥尼亚学派的传统就是批评,而爱奥尼亚当仁不让的成为批评产地。这些爱奥尼亚批评家的共同性格就是对权威进行怀疑批评,如色诺芬尼就对自己的老师,诗人荷马以及哲学家赫西奥德的神学观进行批评。

 

以上略谈了批评的起源及其历史意义,现在我们有必要为批评下一个定义。通常情况下,我认为法国批评家拉蒙-费尔南德斯朴素的观点,其比较符合批评的一般性概念:批评乃是关于一种看法的看法(如阿那克西曼德对泰勒斯宇宙论的看法,或色诺芬尼对自己老师诗人荷马和哲学家赫西奥德德关于神的看法的看法)。扩展开来,亦可以说批评是在怀疑基础上对意识世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现象事件进行问题式讨论——对假定以及假定的结果进行再假定。就此可说,批评过程就是将某种确定性知识进行不确定的过程。

 

批评家费尔南德斯朴素说法道出了批评的功能:批评是基于猜想的,并以疑虑性观念为基本结构的语言阐释活动,因此批评者有什么样的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批评指向与特定的批评实践领域,换言之,批评的特质是观念性的,它自始至终是哲学意义上的、是一种自主性的文化价值判断,如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词与物》、《不正常的人》等哲学著作具有强烈的批评意识。福柯将批评的核心始终置于观念历史的领地,以此不断追问知识范型的历史。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