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的艺术》缘何成为教科书 2011-03-16 13:47:06 来源:新民晚报 点击:
“你不用真的懂得任何事情,却仍然能够开起口来显得无所不知。”近日,一部教唆人伪装的图书出版后,一个月内重印9次,销量超过10万册。该书的宗旨是:现代人没有必要吸收过多信息,只要足够震慑住社交对象就行。而这种观点遭到不少文化界人士的批评。

速成图书 风靡市场

 

《假装的艺术》加印时,与一本名为《假装语录记事本》的小册子捆绑出售,对“假装”风潮推波助澜。记者近日在图书市场上发现,除《假装的艺术》外,还有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假装书”上了书架——《不用读完一本书》《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型男炼成术》等等。在《真的不用读完一本书》的简介中,作者直接招认了自己的功利性:“对于那些‘应该要读过’却‘还没有真正读过’的伟大书籍,作者一箭穿心地道出书中要旨,并提供贴心实用的小伎俩,让你足以在专家面前侃侃而谈、在同事面前抬头挺胸、在朋友面前得意胜出、在女友面前大展威风。”每一场“教唆”前,还都有作者的瞎鼓劲:“别怕会穿帮。”

 

糟踏文化 学者批判

 

以前市场上出现过“世界名著缩写本”,简述世界名著的内容大概,不少考生为了应付考试而购买,但这些没有生命力的书籍终被淘汰。真正的文化修养绝非速成,很多“假装人士”直接抛弃陶冶情操的过程,为了所谓的风雅而“装”得乐此不疲。可终有一日,“文化达人”会穿帮。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教授、书评人江晓原认为,一个人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假装的社会很荒诞。这样的社会意味着文化的平庸化、低俗化,或者干脆就意味着文化的消解。文化本来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社会要用财富去养育,个人要靠努力去获得,而互联网时代正在以一场人人可以进入的假面狂欢舞会,将文化糟蹋成一个垃圾场。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吴国宏表示,期望通过外部的标签、身份来标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在他看来,真正的品位确实是一种艺术,它强调的是精神内核,而不是形式。

 

 

对牢记《假装的艺术》中种种伎俩而可能产生的后果,豆瓣网上的书评人塞宁揶揄道:“这本书唯一的缺陷是它的发行量太大,万一假装的双方都是本书粉丝之一,狭路相逢勇者胜,到时候,比拼的可能就是双方的脸皮厚度了。”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