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友
主持:王新友(偏锋新艺术空间总监)
参与讨论:段君、杭春晓、李国华、盛葳、夏彦国(排名不分先后)
地点:偏锋新艺术空间
“漂”的是精神
王新友(以下简称“王”):我们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话题,是关于新兴画廊和北漂艺术家的困境,这个话题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
盛 葳:我们以前做过一个名为“双城记”的专题,主要是调查一些两地跑的艺术家,比如一些四川美院、西安美院的老师,他们一年可能有一个月或者几个星期在学院上课,其余时间在北京这边,他们是不是也算北漂呢?或者全世界漂?在全球化的今天,很难说某个艺术家从哪里来,是哪里的艺术家,或者代表哪里。
杭春晓(以下简称“杭”):最早北漂的产生,是指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体制为生存状态的背景下,没有官方体制的保障,但是又生活在北京为艺术梦想而打拼的那一批人。现在随着江湖的非体制形成以及被体制化,“北漂”应该是指在北京挣扎或劳作,官方和非官方这两个体制都没办法进入,还渴望有一天能够找到组织、实现个人梦想的那群人吧。
盛 葳:那就跟画廊有关系,已经跟画廊签约的就不叫北漂了,北漂应该是在努力进入画廊、展览、拍卖等当代艺术机制的过程中又还没进入的。
夏彦国(以下简称“夏”):已经有知名度的艺术家也就不能算北漂了。
李国华(以下简称“李”):北漂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就像当年方力钧、岳敏君他们不想进入体制,找不到工作,追求自由,不愿被束缚的那种精神。今天我们说北漂,可能就是一种物理上的位移,比如从四川到北京,创作跟当年也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漂的意义就不太大。
杭:国华讲的这个倒提醒了我,现在有一类“伪北漂”,他们明明在别的地方有一个很好的体制内的生活状态,是由于北京可以提供一个其他的机制才到北京来,就是盛葳刚才讲的“双城记”。今天的很多北漂行为都包含着那个时期对个体自觉意识的追求,那个时候的某种个体自觉也是因为没办法,但今天并不是在那种困境下。我认识的很多艺术家,在地方有自己的工作室,又在北京设一个作为社交手段,这类人肯定就属于伪北漂。
盛 葳:这实际上就是锦上添花,他们占有了一个体制,但还希望获得另外的资源,另外的这些资源实际就是我们说的当代艺术圈,这也在日益形成一种新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