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杜尚语。转引自保罗·克劳瑟:《20世纪艺术语言—观念史》,页173。
[32] 转引自克里斯·布鲁斯(Chris Bruce):〈影像与民主:作为后博物馆的体验音乐计划〉,参见珍妮特·马斯汀(Janet Marstine):《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页147。
[33] 刘惠媛:《博物馆的美学经济》,页64-69。
[34] 辛西娅·弗里兰(Cynthia Freeland):〈现代艺术的生成:金钱、市场、博物馆〉,见:《美术馆》(总第十期),页31-32。
[35] 辛西娅·弗里兰(Cynthia Freeland):〈现代艺术的生成:金钱、市场、博物馆〉,见:《美术馆》(总第十期),页23。
[36] 珍妮特·马斯汀(Janet Marstine):《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导言,页5。
[37] 唐纳德·普雷兹奥西:〈收藏/博物馆〉,见:《美术馆》(总第十五期),页11。
[38] 阿奈特·维埃尔(Annette Viel):〈在变动不居的博物馆风景中博物馆的多样性〉,见:《美术馆》(总第十三期),页13。
[40] 克里斯·布鲁斯(Chris Bruce):〈影像与民主:作为后博物馆的体验音乐计划〉,见珍妮特·马斯汀:《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页145。
[41] 阿奈特·维埃尔(Annette Viel):〈在变动不居的博物馆风景中博物馆的多样性〉,见:《美术馆》(总第十三期),页14。
[42] 珍妮特·马斯汀(Janet Marstine):《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导言,页2。
[43] 阿奈特·维埃尔(Annette Viel):〈在变动不居的博物馆风景中博物馆的多样性〉,见:《美术馆》(总第十三期),页15。
[44] 转引自辛西娅·弗里兰(Cynthia Freeland):〈现代艺术的生成:金钱、市场、博物馆〉,高天民译,见:《美术馆》(总第十期),页33。
[45] 柯小刚:〈画道,易象与古今关系〉,见道里书院网,http:///view.asp?id=7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