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是否已沦为赤裸裸的商品?
——漫读两湖当代艺术“迁徙”现象
湖北武汉籍曾梵志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已越来越脱离老百姓,以至于当代艺术的展览,除了一些专业人士和艺术院校的学生去观看之外,很难找到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员。这与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中群众热情高涨的去观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代艺术的殿堂似乎像那夜空的星星,对于普通人而言陌生而遥不可及。这似乎与中国几十年前国家确定的文艺方针完全相背。当然,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谁还会思考文艺的阶级属性、精神价值、服务对象等问题,似乎只要当代艺术品能够在拍卖会上拍出天价,他就成功了,当代艺术品是否已完全沦为一种赤裸裸的商品?
中国当代艺术是怎样为我们所知的呢?当然其主要是通过各类传媒和展览来实现的。通过一些纸上媒体,我们记住了栗宪庭、吕澎、易丹、彭德、高名潞、李小山、王璜生、邱志杰、范迪安、殷双喜、贾方舟、水天中等评论家、策展人,从1992年首届广州艺术三年展开始,吕澎等人掀起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序幕,一大批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新潮美术的艺术家被推向了美术馆和艺术市场。一些新潮美术的创作者及其活动被我们逐渐知晓,并且这些策展人迅速的对这些事件做了历史记录,我们可以读读他们撰写的《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艺术的历史与事实》、《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中国当代美术史1985-1986》、《’85美术运动》等等。从目前来看,这些被他们拉入展览的艺术家都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明星,比如方力均、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周春芽、曾梵志、刘野等等。从整体上观照,感觉整个19世纪80年代的美术活动就像一个行为艺术作品。这个由一批艺术评论家引导,一批感情真挚、热血沸腾的青年艺术家积极参与的艺术盛会,改写了中国美术史。他们如今的胜利,说明了市场的、在野的、非主流的、叛逆的、创新的艺术的胜利。这与中国传统的官方或是贵族阶层操控艺术的潮流有所区别,体现了民主人文意识的复兴及多元价值观的出现。可这种单纯、真挚的新潮美术维持的时间非常短,目前来看仅仅只有4、5年时间。从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大展后,新潮美术家们分崩离析,但在西方传媒、收藏家及他们自身的努力下,终于没有被淹没。他们的作品开始亮相于国内外各类展览,他们也终于在人生的中年时期成为了万人仰慕的“天价画家”。与西方现代艺术发展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当代艺术是由评论家首先发起的,而西方是市场,是收藏家发起的。中国当代艺术早期没有得到国内市场的肯定,而是在西方基金会及收藏家的支持下,逐步获得市场成功的。可以说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功,是在几位先知先觉的艺术评论家的包装下,走入人们的视野,走向国内外市场,他们的贡献功不可没。
21世纪的前十年快要过去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已复杂而多变。前几年中国当代艺术品频频拍出天价,方力均、王广义、张晓刚、岳敏君、周春芽、曾梵志、刘小东、陈丹青等人的身价迅速上升,逐渐与他们的前辈跻身于同一张排行榜中。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富豪们把当代艺术品当作了投资的商品,而忽视了一些艺术品内在的精神价值,他们的盲目投资有可能形成市场泡沫。但好的一面是促使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及策展事业取得了空前的繁荣,形形色色的画廊、艺术园区在全国纷纷成立,各级各类的展览密密麻麻的举办。一年又一年毕业的院派学子,都在憧憬着有朝一日成为艺术明星。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两湖当代艺术家频频迁徙到北京的内在原因,因为当代艺术品已沦为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的商品。他们来到北京建立工作室,是希望自己能够更敏锐的嗅到市场的讯息。在此,我们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答,当代艺术创作的动力是什么?当代艺术是否具有中国本土地域特色?当代艺术评论家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等等。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