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胜中
记者(以下简称记):吕老师您好,中国学院实验艺术教育大会将于4月底于中央美术学院召开,首先能请老师介绍一下大会的召开背景以及您的构思吗?
吕胜中教授(以下简称吕):这个大会是由中央美术学院主持召开,并由我们实验艺术系筹办。中央美术学院从成立以来,其名字和实质就不仅仅意味着只是一个学校,而是与现当代中国美术史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担当着中国美术的大任,在中国美术教育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在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做教学评估的时候,我们学校在对整个美院进行定位的时候,也谈到一个关键词,中央美术学院应该在中国美术教育乃至中国美术中尽到引领的“责任”,也就是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文化责任感来。
谈到实验艺术教育的问题,实验艺术教育真正的发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但是事实上关于教育上的实验精神应该是由来已久的。中国新式美术教育从在中国成立到现在,就是不断在实验中摸索成功的经验才构成今天的基本模式。
我们知道“美术”这两个字,在中国传统汉语中是没有的,甚至“美术”一词也是从日文而来。中国画最初的学习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最后成了中小学乃至大学普遍的一门课。蔡元培在五四运动之后,提出了以艺术代替宗教。所以其实美术教育在不断地变革,包括后来延安鲁艺当时也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比如走向民间,向民间艺术学习、创新木刻运动,这都是通过本土的一种教育实践来推进中国美术进程的做法。到了建国以后,油画民族化和水墨画受西方影响的新尝试,也在后来的教育当中都有着长期的延续。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人们感觉到近几十年以来的教学传统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的多元化的局面了,于是在中国美术界就出现了这样一些实验性的艺术,像85美术运动,乃至20世纪以后的当代艺术的全球火爆,都说明中国实验性艺术在国际文化中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中国艺术社会化的普遍现象当中,中国实验性艺术也占有重要的位置,从主流对它不太支持,变成主流对它的接纳和认可,并代表国家形象的一部分。
85美术运动代表了文革之后一个重要的美术变革,而参加85美术运动的艺术家,大部分是从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学生,其中大部分又是当时学院的叛逆者,不满足于课堂教学,就拼命地东学西学。有人说85美术运动就是在2、3年之内重演了一遍西方现代美术史。发展到后来的20多年来,实验艺术终于有了一些自己的面貌,也逐渐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但是学院一直没有直接介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