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想法是,所有与会者其实都在一个局部从事教学,没有深入从事考察,所以大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对某些问题做结论的时候,就可能是凭空想象的概念形成的结论。就比方说我们的考察组去西安美院的时候,他们的教务处长说西安美院没有实验艺术,我们学生就说你们这里有,有什么专业,什么专业里面有什么。鲁迅美院也是这样,认为自己不做实验艺术。但其实这些学校都有这样的教学现象,比如西安美院,大概90年代后期在版画系就出现一个自由艺术工作室,这时候在北京哪里敢叫自由艺术啊,但西安美院就已经有了,并做了三次大的展览。
鲁迅美术学院则是最早把摄影专业放到纯艺术专业里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一个系了,原来摄影都是商业的,开影楼的人学的。这些院校有实验性的包括与实验艺术相关的专业是原来的教学系统不能包容的,当然在教学中运用实验艺术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方法其实是更多啦。他们的一些年轻教师也一直在酝酿为中国的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那么这种考察呢,一方面我们有了新的了解,也使得这个学校有了新的了解,我们觉得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就会比较有根有据,不是盲目的。我们的考察尽可能做充分,但时间毕竟不够长,大概半年多吧。我们由两个研究生班加上两位老师做这个工作。考察选择高等院校里不同类型的约14所学校做了普遍性的考察,包括所谓的“八大美院”,综合院校里新兴的美术学院,像复旦大学、清华美院,另外还有地方院校,如成都的川音美、山东的美术学院,以及艺术类院校里的美术专业,比如电影学院美术系。
考察分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网络信息,收集从各个学校发布的实验艺术教学情况,网络信息在十年以前学术界不大使用,现在越来越被学术研究作为一种考察的工具了,至少可以找到学术对象的一些线索;第二个阶段是文献,收集出版物,包括教材之类的;另外就是实地考察,收集他们尚未发布的一些教学大纲、毕业创作的资料等等。这其中又有几个专题,实际上是文革之后出现的在美术教育上具有变革性的阶段,比如最早的装饰变形和抽象表现,我们把它放在一个话题里,到后来是综合材料,再之后就是新媒体、数字艺术。基本上把这三个大题目作为一个专题,与对院校进行的考察形成两个层次。考察现在差不多了,正在撰写总的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