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1961年开始,刘国松采用摺皱的画纸来施行其“拓墨”法,他让墨与色从正面或反面渗入纸中,泛生动人的效果,以求“妙得机趣”之境界。1963年的时候,他创造了一种附有粗纸筋的棉纸,在加墨添色后方将纸筋剥掉。他借此掌握了另一种“随机性效果”,画艺是以更进一步。由于挑抉纸筋之后,绘制过的地方会露出白色的游丝状的斑驳肌理,画家必须因势利导,匠心布置,以免白痕损及画面的整体构成。所以说,这种偶然性的技巧,尚仰赖画家的随机应变。
除了上述新奇的技巧外,刘国松自1964年起,尝试在画作上拼贴纸张。此一方法常见于当代的西方艺术,而日本12世纪平安时代的书法家,也早懂得用它来装饰作品。由于拼贴法利于表现抽象形式,又富有装饰趣味,故允许刘氏随意发抒胸中丘壑。营造的自然形貌更为简练,而布局立意恰如演奏有固定音阶的乐章一般。刘国松曾经把艺术的抽象性比喻为“蒸馏”过程,画家好比面对无穷的机遇,妙手滤出绝佳的形式构图。
刘国松的艺术发展不久再出现一个转捩点,进入所谓“太空画”时期。1969年,美国阿波罗五号宇宙飞船的登空创举,把人类带入宇宙的空间;至于刘氏一系列以《地球何许?》为题的作品,则折射了从星际远观地球而产生的浩荡与疏离之情。在这批太空画中,清晰及硬边的地球或日月图像,骤然与浮动状的山水神妙契合。画家揉合两种对立的艺术表达方式为一体,令画作不但具有精确计量的理智,也洋溢着生意盎然的情感。正如1971年的《月食》或1972年的《如来》等不可思议的巨构,其中星体的往复交错,使混沌的天地注入了时空流展的元素。
不过到了1972年,刘国松又进而探索另一种变化莫测的绘画技法,他称之为“水拓”。此种技巧其实早在二百年前的欧洲,已作书籍扉页装潢之用。其做法是把各样色彩倒在水面上,摇动水盆或轻加吹拂,然后用纸拓出云雾状的纹理。刘国松定然经过长期琢磨,才得心应手地将水面的颜色转印到纸上,呈现山水构成。这种水拓法或多或少带有随机性的效果,可他却往往妙笔造境,完成惊人之作。刘氏70年代末及80年代的山水画变得更加如梦似诗,山石形体不断伸展浮动,以致整个景观充满着欣欣向荣的蓬勃生机。
刘国松近年的创作,时而把具体的自然景物幻化为流水行云般的玄构。画作依旧是表现坚实的山与石,但色彩趋于淡雅,而眩目的墨痕也融入了柔和的造型里。
较之早期作品,刘国松的近作无疑更臻佳境,展示了一个“妙若自然”的艺术世界。况且,他用独特技法所经营的山水意象,让我们超脱日常科技化的生活环境,重新面对自然。刘国松做为一个富实验精神的艺术家,其未来的转变,直叫我们殷切关注。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