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感三则:关于刘国松 2011-03-22 19:15:47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作者:朱虹子 点击:
在筹备和策划刘国松大型回顾展的过程中,有两个一般性却绕不开的命题让人思考。一是刘国松与20世纪的中国画变革,一是刘国松对大陆新时期现代水墨或称为实验水墨的影响。有趣的是,在确定展览的名称时,刘国松先生本做了微调,改为“刘国松创作大展—80回眸” 。

 

在筹备和策划刘国松大型回顾展的过程中,有两个一般性却绕不开的命题让人思考。一是刘国松与20世纪的中国画变革,一是刘国松对大陆新时期现代水墨或称为实验水墨的影响。有趣的是,在确定展览的名称时,刘国松先生本人把我设计的“刘国松艺术大展—80回顾”做了微调,改为“刘国松创作大展—80回眸” 。他说,既然是在中国美术馆办画展,就无需再用“艺术”二字了。这样一改,并非无意,至少在我看来,“回眸”二字轻松卸掉了回顾展过多的学术负担,“创作”二字亦可作为动词,恰恰体现了刘国松先生一生的劳作和行动性。

 

这一次的“回眸”,可以是凝视、端望,也可以是蓦然回首时瞬间的触动。你看到的是他锐意革新的创作,是他带着思考的劳动。当这劳作的身影以80年的时间向你铺陈开来,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他不仅身体力行地“革中锋的命”,还要“革笔的命” 。刘国松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与理论思考同步推进,今天看来,正是刘国松和他的后继者们开创了“现代水墨”这片充满活力的“根据地”,从中孕育生发了水墨画发展创造的各种生机和可能。

 

刘国松一生生活和创作跌宕起伏,充满传奇。回眸刘国松先生80年人生历程和创作生涯,对我触动最深的是他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我和刘国松先生接触后发现,苦难的童年和少年生活,是他实在不愿多提的记忆。然而,这一段生活对他一生的创作有特别的影响。1938年,刘国松和母亲跟随父亲的部队从陕西安康调防湖北樊城,在那里他曾随作为少校营长的父亲去看戏,留下一段愉快的记忆,并由对父亲的崇拜建立起一个6岁儿童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然而就在这年10月的武汉保卫战中,父亲战死疆场,他成为一位英雄的遗孤。在此后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还曾被日本兵强行抓走,自己冒着生命危险逃脱。①作为一个男孩,患难中他自然心生保护母亲的男子汉气概,他小学五年级时写的那篇催人落泪的作文《流亡五年》即流露出这种情怀。②显然,刘国松豁达、自信、豪迈、勇敢、决断性格的形成和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这些品质亦如种子,在他一生的创作中会不时交替显现。有论者注意到刘国松以山水为母题的作品,均是无人之境,并认为“ 这和刘国松在日本侵华战争的遭遇有联系,刘国松母子逃难途中所受的凌辱竟多有来自一同落难的同胞。不难发现只见山水不见人的作风显示出他的艺术深度。刘国松乐于面对山水而回避面对人物,在于作者认为人是世界上最丑恶的动物。”③回顾展最早的一张作品,乃是刘国松作于1949年的《妈妈你在哪里》。画面以很小的尺幅表现了流着泪水的儿童期盼妈妈。这张刘国松难得一见的人物画作品,是他1949年作为遗族学校学生只身来到台湾后,知道从此和母亲相隔天涯时的情感流露。作品构思平实,技巧平淡朴素,震撼人心的是真实的情感,加之时间的积淀,今天读来,益发亲切深沉。

 

 

刘国松的艺术成就,在于他的创新。他认为中国画最宝贵的艺术传统就是创新。他时时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深刻透视中华民族的精神魂魄和美学思想,以良好的胃口吸纳各种现代绘画的技法,为己所用。他洞开了千余年来文人画主导中国画后所带来的种种藩篱,形成了他所倡导的“在现代时空表达现代人精神”的水墨画新境界。他的艺术实践,是20世纪中国画变革的重要成果;他的影响,构成了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方兴未艾的现代水墨运动的文化景观。

 

【相关阅读】

妙若自然--刘国松的艺术

刘国松的艺术

刘国松:水墨画现代发展的里程碑

刘国松展览“八十回眸”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