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松,1932年出生于安徽蚌埠,祖籍山东益都(今青州市),1949年定居台湾,1971 应聘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任教迁居香港,1992年回台湾定居。1955年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刘国松和几位同学于1956年秋成立了台湾艺术史上重要的画会之一——“五月画会”,秉持“向西方艺术学习”的思想,发起了现代艺术运动,推动了台湾艺术从古典的静物保守风格转为现代艺术风格。1959年,基于强烈的民族意识,体认到附骥攀鸿于西方文化的弊端和盲目性,刘国松的思想由全盘西化转为中西合璧,写下了“模仿新的,不能代替模仿旧的;抄袭西洋的,不能代替抄袭中国的”的座右铭,并最终重拾纸墨,开始从事水墨的革新,倡导“中国画的现代化”。对此,诗人余光中撰文称之为“浪子回头”。70年代,刘国松提出“革中锋的命”、“革笔的命”以及“建立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的新传统”的口号,在当时的文化界掀起轩然大波,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在创作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刘国松极富创造性。他认为,画家与科学家精神一致,都必须在工作室里不停实验、创造。他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现代西洋绘画观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突破传统文人画的藩篱,在“传承与创新”中开拓出现代水墨的新天地。在创新的过程中,他扬弃了传统中国画的教化和实用功能,甚至抛弃了传统中国画最主要的工具——毛笔,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笔墨语言和造型法则,以“制作”取代“写”,借助西方现代艺术的抽象表现形式,创作出多个系列具有实验意识的“纯粹绘画”。
他注重绘画技法甚至材料、工具的创新,几十年来,始终一面作画、一面教学,不断实验并发明了许多新技法和粗筋棉纸——刘国松纸,并藉此创造出独特的画风,他还提出了“先求异,再求好”的理论,以这样的观念从事美术教学,培养出不少在世界艺坛上崭露头角的艺术新人。近年来,他甚至大胆尝试与年轻新媒体艺术家合作,他始终保持着艺术家饱满的创作热情和持久的创新精神,在艺术上求新求变,直抒胸臆,袒露真诚,岁月的痕迹在他身上积聚起更为雄厚的创造能量,八十国松,童心未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