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米民主”
学理追问与批评独立
——析“当代艺术金棕榈金酸莓奖”的实际意义
“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奖+金酸莓奖”的评选到今年已是第二届了。“双奖”的设立初衷是基于积极的态势,目的是为当代艺术找到一种可能的方式,况且,今年的评选比起去年在操作模式上有了很大改进。参与评选的青年批评家人数增多,而评选出来的作品也由首届较为混乱的评选,至少到第二届在程序上变得相对合理,也评出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作品。虽然,“双奖”设定的初衷是给当下艺术评判机制提供了良性探讨的机会,但是,评选本身仍然存在很大问题和误区。最主要的还是评选未能从学理上展开更为深入的探究及追问,以至于在评选价值观上、批评的独立性上、评选者和作品的遴选上以及判断作品优劣的标准上均遭人诟病,值得深究。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和采用何种方式,学理追问应该是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否则“双奖”就必然沦为娱乐圈中的插科打诨式的闹剧,而与初衷相去甚远。须知,好的初发点未必就一定会收获好的结果。评选的结果表面上是以最终作品的水准作为依据,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上自是大有讲究。归根结底,“双奖”的评选还是内在学理上有所缺失,导致号称以“真诚”、“责任”、“独立”为评判准则,以纠正当代艺术“平庸化、程序化、江湖化”的初始努力并未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且,若是在价值观、艺术判断力和批评独立性方面不能进行有效的提升和改变,某种意义上,反而会以新的平庸化江湖化的方式制造出一本正经的“江湖玩笑”,甚至“艺术冤案”来。进而,有可能使得在民间艺术机制中颇有前景的“双奖”评选沦为学术笑柄。最起码,学术价值不能得到体现,起不到应有的对当下艺术的良性推动作用。
“双奖”评选价值观的确立是决定这个民间奖项成立与否的首要因素。虽然不同于官方体制下的艺术评选,但这种民间艺术机制的意义和不可忽视性主要在于它与众不同的艺术视角,以及它在判断作品上的先锋意识。采用何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于这样一个活动来说至关重要。我以为,独立、边缘、小众、追问、方法论、问题效应及先锋意识等价值体系的贯注,应该成为“双奖”评选的不二法门。通过独立价值观的确立可以拉开与国内其他评选的距离,并可形成与众不同的诠释场域,最终使之成为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另类话语。实际上,仍然需要注重学术性的评判标准,而不是如电影同类评选中的娱乐性为主。判断生效的可能性在于这种民间特有艺术机制中的学术呈现。其实任何意义上的评选都只能是一种滞后效应,它所起的作用最多是归纳总结式的自我安慰,很难对当代艺术中的作品的鲜活性和观念的不可预测作出前瞻性的结论。比格尔所说艺术作品常常要放在“决定了作品功能的体制性框架”中来考察,而不应该看作是单独的个体存在,其实已经说明了当代艺术作品在如今事实上已经很难进行独立的诠释,而不得不纳入到一定的评判机制和框架中[1]。在去年和今年仅有的两次评选中,意识形态化的艺术以及大体量大制作的作品受到格外的关注,就是一个例证。一方面是作品本身的刻意化经营化倾向,一方面似乎也说明了即便是号称富有活力的和独立性的青年批评家们也很难摆脱得了判断惯性,关注点也脱离不了俗态的作品形态和浮于表面的艺术呈现。价值观的相对紊乱,也使得很多本身尚不具备一定学术水准的青年批评者难以用相对有效的艺术价值观去评判作品的得失。虽说“双奖”的评选号称是“针对艺术作品本身的艺术实践活动”,而不去关乎“艺术家好坏”的评点,但事实上,对艺术作品的评判又怎么脱离得了对艺术家优劣的界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