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美术观点》2010年第四期
时间:2010年11月24日
地点:九朝会
嘉宾:展望 姜杰 杭春晓 刘礼宾
主持:赵虎
赵虎: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把几位老师请过来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是中国当代雕塑的转变。而当下谈论中国的当代艺术,不管是雕塑、油画,还是国画,似乎已经越来越无法绕开“观念”这个词,所以,今天我们想重点谈一谈中国的观念雕塑。
刘礼宾:我们可以先让展望老师说一下观念雕塑出现的背景或历史。
展望:对于观念雕塑这个概念,其实是在1997年我跟殷双喜聊天的时候聊出来的。但我们当时聊出观念雕塑(其实,当时我们聊出的是“观念性雕塑”,但观念雕塑和观念性雕塑,其实对我来说是没有太大影响,在当下中国的语境里也是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个概念,并不是说观念雕塑就是从那天起诞生的,它只是对之前雕塑的一个总结。为什么我们会用观念雕塑来概括1998年之前的雕塑呢?那时候中央美院研究所要做一个雕塑回顾的展览,我们在回顾以前的雕塑历史的时候(不包括民国,只是解放后的雕塑史),我们发现这段历史可以用几个词概括:如政府的、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相反,体现个人的、感受的、个人观念的、个人价值观的等等都没有。所以当时很简单的就把雕塑给定义了。大概从王克平开始,才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雕塑,有的像西方现代雕塑,也有政治波普的雕塑(比如王克平的雕塑,就是最早的政治波普)。就这样,一点一点,逐渐地,到了我和隋建国、姜杰、张永见、傅中望我们五个人的展览(199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雕塑1994”展览)开始,包括之前(1992年)孙振华在浙美搞的“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大家开始有了追求个人价值的趋向,当然,当时还不是很成熟……我印象最深的是隋建国做的一个铁箱子,里面什么都没有,在开研讨会的时候,我们就问他想表达的是什么?他说他表达的是一种对过去的记忆,当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表达一个记忆”这个挺有观念性的。但是它并不是观念雕塑,铁箱子是一个装置的概念,一个现成品的概念,或者说是极少主义的那种概念,它不是传统意义上雕塑的概念。我当时做的是空的中山装,因为是空的,感觉似乎就是在表达什么,这样观念就出来了。当雕塑一旦注入一个个人的想法,观念就有了,但当时并没有形成所谓的观念雕塑,它还仅仅是一个雏形。
后来观念雕塑又怎么继续发展的呢?我觉得,大概在1993年到1995年的时候,观念艺术、装置艺术这些词开始被中国人真正接受。“85时期”是对西方艺术史的解读,而1993年到1995年期间则专门解读两个词,一个是装置,一个是观念。当时我们这些艺术家都受到很大影响,对于什么是观念?什么是观念艺术?观念还能当艺术……每一个人都在思考和研究。个人的价值观、个人的思想可以拿来做艺术,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议的。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思维都是集体的意识,从来没有个人价值的想法。这个期间,每个人的脑子里都发生急剧的变化,这个浪潮对我们的冲击非常大,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等。后来逐渐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抛弃过去,完全进入到纯观念艺术中(比如汪建伟,其实他的油画是画的非常好的,技艺非常精湛);还有一类就是继续“玩”(比如刘小东)。这两条路我们不能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是可以的。而我们这些搞雕塑的在那个时候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想要去做一个纯观念的艺术家,但也不想做一个传统的雕塑家。
赵虎:有点中庸。
展望:其实也不是中庸,中庸是什么概念呢?比如我做写实雕塑和抽象雕塑,我在这二者之间找一个位置,半写实半抽象,这叫中庸。而我们雕塑功夫都很扎实,对观念艺术也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但都不想去把两边都做纯粹了,而是想把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所以,出现了一个趋势,就是这些人都很有思想,可是做的又不是一个纯观念雕塑;虽然雕塑功夫也都很好,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它有观念艺术的思考在里面。我只能说,这是一种本土在接受外来的东西的时候,就会有一拨人就是这个状态,但这个在当时不是主流。
作为本土的人,如果不想只是停留在我就是一个阐释者或者我就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发挥一下,而是站在本土的角度,既不想扔掉本土的东西,又想把对西方理解的东西拿进来,这就需要把两边都吃透了,再结合起来。就像我们当年学习西方古典雕塑和中国传统雕塑是一样的,我们永远都在两种文化中学习。
姜杰:多年来一直试图把雕塑与观念结合在一起,把它拓展,让它不只是一个雕塑的东西,但是又含着雕塑的成分在里面。像我做的“瓦”这个作品,包括长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