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2011-04-09 10:02:56 来源:《美术观点》 点击:
不管是观念雕塑,还是观念装置或是观念艺术,背后是有一个陷阱的……或者说大家都不愿意变成那种东西的前提。我不太看重雕塑和装置的区别是什么,我更看重的你如何把这种方式拓展成为一个艺术现象或者行为过程。

刘礼宾:我认为,观念是艺术家在创作或者对艺术的认识中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外在的一个现象,而不是说有了一个观念再去做观念艺术。我看重的,不是雕塑呈现的观念形态,而是如何去具有这种观念。

 

杭春晓:我认同的是艺术思想要通过感官呈现。实际上,一个观念不在于观念本身是否重要。从观念本身来讲,所谓的古典主义或者其他的什么主义,其实也是个观念,只不过在今天这个语境下,我们这种带有反自然主义、反集体主义的方式,是今天思考的一个方向,于是我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意识——我们要有一个个人的观念,这实际上是把观念缩小了。

 

对于观念雕塑,其实如果从我们这拨人来看,它已经形成一个我们认为的概念,但是下一拨人会怎么看?这一拨和下一拨的裂变点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裂变点恰恰在于这一部分人的知识经验中对于雕塑或显性或隐性的某一种潜在的判断和经验。

 

姜杰:这可能跟当时整个大的环境有关系。比如当年的写实绘画,包括装置等等,都有提出一些观念的东西。而雕塑可能是针对原来的纪念碑雕塑或公共雕塑来讲的。

 

刚才展望讲的“既不是非常传统的或西方古典的,也不是完全观念的”,我觉得这个状态在当时是非常真实的。可能雕塑比较“坚固”,那段时期,大家对有些东西不能完全放弃,虽然很多人想抛掉什么,但骨子里还是难以割舍。但是,到了一定的时间,可能也会自然抛掉的。也不是说抛掉,应该是转换成另外一种东西了。

 

展望:对,不是抛掉,是转换。

 

姜杰:以前我们喜欢搞全盘否定。其实我觉得,什么东西进入了就是进入了,是不可能完全否定掉的。比如,我们用西方的那些艺术作为参考,是因为我们以前在当代艺术方面没有标准,西方艺术进入了,我们按照它的标准作为参考,这是阶段性的。

 

20世纪90年代,每一个艺术家的思想在各方面都比较活跃,都有一些思考,不管成熟与否,都是在一个好的状态里。我觉得它与现在的艺术家提到的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认为,所谓的观念雕塑,里面是含有雕塑的成分在的。但什么是雕塑?现在有人说是立体的就是雕塑,是立体的就是一个观念雕塑。这样的观点,我不能接受。

 

展望:这是个复杂的哲学问题,当他说什么东西都可以是雕塑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在表达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观念”,并不是真的是任何东西都可以是雕塑。这是一个悖论。

 

刘礼宾: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是有形的东西就是雕塑。

 

展望:同样,这句话本身是“观念”。也就是说,当这句话是观念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所谓有形的东西就真是雕塑。出于观念艺术的角度来说,万物皆是雕塑,这只是一个“观念”。我从来不认为观念就是艺术,但是把观念弄好了可以是艺术(观念与雕塑结合、与绘画结合、与现成品结合,可以变成艺术)。就好像我们吃饭本身不是艺术,但是可以吃的很有艺术;政治不是艺术,但是可以玩的很艺术。

 

杭春晓:我觉得对任何东西的判断,绝对化的东西都不难判断,最难判断的是边缘化的,但最边缘化的地方也是最容易产生新的空间的地方。正如你们当年,那时候拿传统雕塑也不好界定,拿观念艺术也不好界定,就是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姜杰做的那个“瓦”的作品,实际上就处于一个边缘线。

 

在一切艺术史的研究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人的文化研究方式中,在悖论与模糊地带(也就是所谓的边缘化状态)中往往会产生新的东西,这种东西才是有根的东西。我觉得恰恰是在模糊地带中最能产生火花,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刘礼宾:什么是观念?在艺术界,有些人把观念解读为某种艺术家一以贯之的某种创作理念,有些人将其视为某一具体艺术创作的起始点(诱因),有些人视为某一作品所围绕的核心点(关键词)。都在延续认识论的逻辑:“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问题是,艺术家是用艺术创作去表达一个观念?还是用某一观念去指导自己的实践?先入为主的观念或者后期归纳的观念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