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裁李文
在众多理财产品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净值大幅缩水的背景下,民生银行2007年推出的“艺术品投资计划”相关理财产品以25%的到期综合收益收获了业界的好口碑。
艺术品投资与中国银行业的搭界也从此拉开序幕。民生银行吃螃蟹的成功,激励了包括招行、建行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纷纷介入。
民生银行设置的50万元的门槛,直指高净值人群。作为机构投资者,银行如何看待如今升温的艺术品投资热?如何掌控艺术品投资的技巧与风险?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日前,中国民生银行私人银行部副总裁李文就这些问题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专访。
帮普通投资者过滤掉部分风险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艺术品投资非常火爆,甚至出现一种“类股票化”的投资倾向,你对此怎么看?
李文:艺术品投资的特殊性在于,要把投资和娱乐、提高艺术修养结合起来,不能完全以投资的心态来看,即对艺术品要有一定的兴趣和爱好,通过投资进一步关注和认知,而不能被财富神话蛊惑,一心想获得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因为艺术品投资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记者:通过银行这样的机构投资者来做艺术品投资,普通投资者的风险是否可以通过银行过滤掉?
李文:艺术品投资是有门槛的,并不是一个大众投资的产品。对于希望进入艺术品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借助艺术品基金尝试、体验一下艺术品投资的方式和手法,增进了解和认识之后再去艺术品市场直接购买。
通过产品设计,整合保险、保管等各种专业资源,同时聘请专业人士进行艺术品的选择,相对于艺术品市场不太了解的个人投资者来讲,银行做艺术品投资能够更好地过滤风险。并且,银行在设计相关产品时也会有门槛的设置。比如民生银行已经发布的两款艺术品投资基金,客户的投资额一般要求在50万元以上,而且建议其投资额不超过可投资资产总量的10%~20%。
记者: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李文:艺术品投资的金融产品刚刚起步,目前国内的艺术品投资渠道和方向都太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拍卖,这使得艺术品的价格容易被操纵,浮动也比较大,给了一些投机者可乘之机。
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参与,正好可以把稳健经营的理念导入这个市场,这与股票市场类似。银行的角色就相当于公募或者私募,拍卖行的散户就相当于游资炒作,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机构参与艺术品市场有利其更好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参与进来,艺术品投资已成为银行的一种必备产品和创新趋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