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门前的告示牌上依稀见到“便房”二字。
按照英国标准建造的
香港公厕是香港市政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的类型,现在香港有多达300多座独立的公厕。追溯香港公厕的历史,最早是在开埠初期。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清廷外交官张德彝在其游记《航海述奇》中描述,在1860年,香港政府已立例禁止在大街上随地便溺。但当时的公共厕所并不多,不少公众场所均未设厕所,因此不少人在“有三急”时,就选择在后巷等较隐蔽的地方就地解决,以致这些地方经常臭气冲天,也使这些地方有“屙屎巷”。
“1890年西环那边流行瘟疫,港英政府才重视起华人社区的公共卫生,因此才建了这些公厕给居民免费使用。”李浩然说,上世纪20年代的中环有很多唐楼,当年还没有抽水马桶,靠“倒夜香”处理粪尿,但在分租成“七十二家房客”般的唐楼,这些粪尿来不及处理,再加上瘟疫横行,港英政府因此才兴建公厕,让大众使用。
由于当时中上环人口稠密,地少人多,只能寻找那种斜坡“三角位”来建公厕,所以就有了“地下公厕”。虽然是建造给普通大众免费使用,但是这些地下公厕的设计标准并不低,李浩然说,这些公厕都是按照英国标准来建造的,也有人每天管理,因此里面的条件还很不错。
李浩然回忆,他所知道的地下公厕就有6所,都建在中环上环这些华人聚居的社区。而据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介绍,从1901至1924年,香港总共建了13座地下公厕。被评为二级历史建筑物的这座地下公厕建好时,它的周围有一个露天街市,入厕者应该是人潮涌动,非常热闹。
80年代起渐渐消失
这些当年建造的地下公厕,如今已渐渐消失,很多被填平。地下公厕的没落与香港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上世纪80年代的中上环仍有多个地下公厕,但唐楼推倒重建新楼已有独立厕所,公厕需求减少。再加上其他公用厕所的建设,尤其是商场和快餐店的兴起,这些地方都设有厕所,路人可以很方便地使用,地下公厕渐渐无人问津。据李浩然介绍,上世纪70年代起,这些地下公厕基本上就没什么人用了,因此政府将其大多数填平,只剩下两三间。
如今,地下公厕所剩无几,除了被评级的这一间未被填平之外,还有建于1914年、位于砵典乍街(石板街)与皇后大道中交界的一间,但已被改作电表房,而全香港唯一还在运作的地下公厕位于皇后大道中与威灵顿街交界,建于1913年,但里面的设施已经现代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