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激发孤独症儿童对艺术的兴趣有时也需要一定的辅助训练。戚元丽指出,并不是每一个孤独症儿童都能在一开始就对音乐产生兴趣。对于那些在听觉方面存在缺陷的患病儿童来说,他们不能够精确地分辨音高,需要先对他们进行听觉综合系统训练,让他们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来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失调的现象,并刺激脑部活动,从而达到改善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在此基础之上去引导他们接触包含丰富情感的音乐,会起到更好的效果。
“星星的大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儿童孤独症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脑部疾病或创伤等生理性原因关系密切。不过,对于那些具有离群自闭倾向的成年人来说,他们面临的困扰更多是一种“心理病”,艺术是一把帮助他们打破心防,重归现实的钥匙。
一项心理调查表明,近70%的中年人或多或少存在自闭倾向,表现为对新生事物缺乏兴趣,拒绝社交,远离人群,沉默寡言;工作压力过大,失眠,沮丧,普遍达到抑郁、焦虑的程度;固执己见,经常烦躁、抱怨,频繁发脾气,难以自控,严重影响了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心理学专家将这种因人到中年丧失生活目标和动力、或突遭变故挫折而感到茫然困惑、陷入自闭的现象称作“中年危机”。
戚元丽就曾接触过一位有自闭倾向的父亲,他每日在单位里按部就班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何工作,但是对于妻子为家庭付出的心血操劳却极为漠然,不会换位思考,只能给她物质上的满足,却不能在情感上予以慰藉。他的一个最典型的行为特点是寡言少语,疏远家人,只愿意与爱犬相伴。
而对于像这位父亲的人,特别是青少年,人们爱用一个很“潮”的词汇来形容———“宅”。在广州某心理干预中心做志愿者的小何告诉记者,人们常以为“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对“宅”的负面影响放松了警惕,有些“宅”得过分的人,实际上有可能是染上了自闭倾向。他接触过一个超过30岁的小伙子,因为屡屡求职失败,长期足不出户,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对着电脑发呆,任何人讲话都不搭理,风吹草动便惊惶不安。
小何建议,如果家中有自闭倾向的人,家人可以尝试着陪其一道从琐事缠身的日常生活中脱离出来,走进电影院、美术馆、音乐厅或剧院,通过不同艺术门类,助其抒发郁结于心中的悲喜感受。假如不方便外出,可在家中播放音乐唱片,或与当事人一起看电视、欣赏画册等。戚元丽认为,艺术的奇妙在于它能够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人类丰富的高级情感,潜移默化之中能触及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促使患者敞开心扉,最终有利于“心病”的根治。
虽然艺术疗法不是治疗孤独症和改善孤独倾向的最根本方法,但其独特的效果正日渐受到重视。无论是“星星的孩子”还是“宅男宅女”都不是“异类”,只是因各种先天后天因素,远离正常生活“航道”的不幸者。正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去年“世界孤独症关爱日”的致辞所言,自闭症患者面临双重负担,一方面要克服病患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还要应对社会的消极态度、甚至是公然的歧视。即便是“艺术之舟”不能帮助他们“回到地球”,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反省自身,消除偏见,着力创造一个公正、仁爱的社会,给予所有人真正的尊严和平等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