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克扬:对于威尼斯双年展的冷思考 2011-04-16 16:01:38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唐克扬 点击:
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改变了我在2010年上半年的生活,很多工作的安排不得不围绕这件事展开。但是我的专业训练并不是艺术策展,只是碰巧具备了外展策展人所需要的一般知识结构(专业视野,实践能力和国际经验)而已。自从威尼斯双年展后,我的身份一度变成XX策展人,也常有稿约和设计邀请,

2010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改变了我在2010年上半年的生活,很多工作的安排不得不围绕这件事展开。但是我的专业训练并不是艺术策展,只是碰巧具备了外展策展人所需要的一般知识结构(专业视野,实践能力和国际经验)而已。自从威尼斯双年展后,我的身份一度变成XX策展人,也常有稿约和设计邀请,但是我最终感到自己并不是十分擅长在“圈内”扮演的“领衔”和“组织”角色。

 

我的工作简而言之是从个体出发,以建筑训练为方法论,以艺术家的感性面对“具体”的问题,以学者的思考深度为工作的目标。虽然不拘泥专业边界(我的工作室做过各种各样的设计,包括室内、展览设计、景观、甚至书装),但是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于宏大现实中的“完成”,对我而言,“艺术”或“建筑”都是大文化情境下的个人追求,后者不能脱离前者而存在,但把两者完全等同也是非常使人困扰的。

 

为什么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很多艺术家现在成了时下最红的艺术家,例如:张晓刚、方力钧、蔡国强等等,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很简单,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尝鲜时会带来轰动效应。但是时间长了人们对它的感受会逐渐迟钝,这并不是展事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当代艺术“唯一”“求变”,“先锋”“前沿”的神话不可能日久弥新,艺术家毕竟都是人,观众也都是人。

 

威尼斯其实是个非常秀气局促的小城,只是环绕它的大海改变了它的格局和气象,风涛变幻之中,我们这来自大陆的子民难免会感到不适应不习惯,但这差异性带来的震撼最终也许是件好事,走出国门最主要的不是表达我们是什么想要什么,而是理解世界如何看待我们。

 

曾经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作品的市场价格一路飙升,之后参加的艺术家仍应当以平常心来看待这个光环,因为其一,对于那些“身临其境”的参观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要是欧洲人)而言,双年展首先是个具有旅游价值的嘉年华会,是当地政府振兴城市面貌的举措之一(和当今中国的艺术展热潮类似),是城市和艺术的“现场”构成了消费的前提──如果带着这样的平常心去理解艺术展的商业面貌倒也无可厚非;其二,威尼斯双年展似乎并不当然是国家主导的艺术展事,个人的和商业机构的参与本来也很重要,但商业活动在近年的双年展中逐渐占据着越来越大的份额,以至于全球艺术经营的影响无处不在,我以为这样的变化利弊参半,毕竟商业对于艺术而言是第二位的。

 


【编辑:陈春晓】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