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事情2009年也有发生。在拍卖中国圆明园一件十二生肖铜兽首的时候,有一位中国内地买家拍下后堂而皇之拒不付款,他就是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的收藏顾问蔡铭超。之后蔡铭超透过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解释,他“拒不付款”的原因是因为两件拍品无法入境。蔡铭超说,2月26日圆明园铜制鼠首和兔首拍卖结束后,国家文物局第一时间表态并紧急下发《关于审核佳士得拍卖行申报进出境的文物相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佳士得在我国申报进出境的文物,均应提供合法来源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这个证明或证明文件不全,将无法办理文物进出境审核手续。蔡铭超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规定。如果这两件拍品无法入境,自然不能付款。
其实,就算有拍后未付款的事情出现,拍卖行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竞投,因为中国人对这些文物的关注度最高。圆明园兽首是不是国宝尚且不论,它的真正价值也就是数十万元而已,叫出这么高的价格,谁买谁是冤大头。但是,最近中国文物价格却像坐了火箭似的,持续一路狂飙。
据了解,乾隆瓷瓶拍卖开始时,拍卖行里挤了几百人,绝大部分是华人,这些人轮番举牌,最后导致天价瓷瓶成交。有知情人表示,这么多的华人突然出现在这么小的一家拍卖行,他们是否都出得起举牌价,又代表了谁,后面的背景耐人寻味。于是乎有人怀疑,此次拍卖背后有国际炒家在做推手。
清三代的瓷器,根本值不了这个价,然而这些年却屡屡拍出天价,原因是,瓷器是国际炒家的重点炒作对象。他们每次拍卖都别有用心,因为手里还有很多类似的东西,今后要大规模出货。其实,一个健康的文物市场,文物价格应该与其稀缺程度成正比。但是,现在许多文玩并不稀缺,来历也不清晰明白,价格都是被炒作起来的,这是文物市场不健康的表现。所以,拍后拒付款屡屡出现,也许就是“中国买家”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拍卖拒付款事件接连出现,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买家诚信的思考。有人认为“违约”损害了中国人的诚信形象。也有的人说,中标后放弃,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只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已,和“诚信”无关。
艺术品拍卖向来在人们眼中都是有钱有闲的文人雅士参与的交易活动,出现如此违约并不多见,外国媒体见状当然一拥而上,认为是“中国买家”蓄意破坏导致的流拍行动。不管是不是真的“蓄意”,因此事而起的对“中国买家”形象的破坏,以及对我们民族感情的伤害却已经无法避免了。何况此事并不光彩,而且可能会因此负上法律责任。由于拍卖双方在拍卖前签有相关协议,如果一方违约,要按照双方的约定追究违约责任。另外根据《拍卖法》规定,买受人违约不付款,要支付拍卖行佣金和延期交付拍品的保管费用。
如果拍卖行与委托人协商后进行重新拍卖的,第二次拍卖价格低于第一次价格,违约买受人还要补齐差价。所以,买家们应该更加理性的对待拍卖成交后的拒付款。
【编辑:赵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