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都适应不了官场规则 2011-04-21 13:25:53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陈一鸣 实习生 蒋潇 点击:
“启蒙的艺术”是新国博第一个大型的国外展览,歌德学院配合该展览推出了“博物馆教育项目”,该教育项目包括专题导览、观众体验区和戏剧经典朗读等。观众体验区将设在“启蒙的艺术”展区旁的一个大走廊里,12米宽,100米长。这也是国博有史以来首次全面系统地采用当代西方的博物馆教育模式。

不怕你想歪了,就怕你不想

 

那么,画中那只装满杂物的手提箱是么?“启蒙的艺术”展品中没有类似的东西。里斯托夫说,未来将准备一只真正的箱子,里面装的就是画上那些东西,旧手机、老算盘、蜡烛之类。

 

即将走进展厅的观众或许将遇到这样的情形——国博社教人员拎来一只箱子并当众打开,让观众任选一件揣摩片刻,放回箱子后再各自说明自己拿到了什么。“如果你拿了一个手电筒,走进展厅你就会格外关注与光有关的东西。”里斯托夫说,在德语和法语里,启蒙的字面意思就是“光”、“照亮”。启蒙时代的油画,烛光、阳光随处可见,个中寓意显而易见。

 

这个“博物馆手提箱”,在德国就叫“中国篮子”。最初它的形状就像中国的竹篮,上面还盖着一块布,于是人们就叫它“中国篮子”。

 

1970年代以前,德国的博物馆里也没有里斯托夫的“中国篮子”。布展并安排讲解员之后,你来了,你看了,你走了,博物馆的义务就算尽到了,观展效果完全取决于观众的个人修为。

 

1970年代初,以打破陈规陋习为宗旨的“联邦德国六八学生运动”的影响开始在各个领域显露。这个运动虽然催生了“红军旅”这样的恐怖组织,同时也促使德国社会更加自由开放。从小学到大学,德国的学校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博界人士注意到,博物馆不仅是收藏场所,更是教育场所。而教育的手段不能是灌输,而应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他们动手,让他们体验,让他们思考,“中国篮子”遂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博物馆手提箱”。

 

里斯托夫读小学时,曾在汉堡一家博物馆参观过古代埃及文物展——展厅光线幽暗,镀金面具在蓝色的天幕下闪闪发光。博物馆发给每位观众一本画册,回家可以把图画剪下来。“整整一个星期,我都在那本画册上又涂又剪。”里斯托夫说。

 

如今以博物馆教育为业,里斯托夫的原则是“不强迫”——如果观众没有兴趣,绝不会强迫他们参与,包括小学生在内:“在德国经常遇到不想参与活动的孩子,我们就会反思,如何才能让他们产生兴趣并主动加入,而不是想办法逼他们参与。”

 

在中国当然也是如此,不强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歌德学院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方案,比如,手提箱里面的杂物都是国博的志愿讲解员提供的。这些志愿讲解员大多是离退休人员,家里的老物件都有深深的岁月痕迹,中国观众搭眼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东西。

 

再过一段时间,“启蒙的艺术”的参观者一进国博大门,或许会遇到一位拎着一个大破皮箱的人,这个人和讲解员工作类似,但又不太一样,他不是巨细无遗地给你讲解展览内容,相反,他特别喜欢卖关子,怂恿你自己去想象。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