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本土挖掘内需市场蓄势待发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的发展和变革无不是在青春年少之时,搭上了一班突飞猛进的快车,但这未必就是一件坏事。且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转型时期,经历了国际市场竞争中的碰撞和金融危机的洗礼,它的成熟的机制和新的价值评判标准也将会逐渐的完善和形成。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主流意识与独立的世界观之间、公共空间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呈现在将会呈现在公众面前。虽然生存环境基本上是在一个让人精神分裂的恶劣的社会框架内,但是中国艺术家也许比他人更要直面这类问题并寻求不同的解决办法,实现以表现自己,发挥想象,构筑表现幻想和表达愿望的个人领地。我们应该看到艺术市场的真正繁荣,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还是需要依托于我们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站立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之上,依靠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的购买力及支持力量方面,从根本上理解和引导自身的消费群体这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然而,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环境的确是越来越复杂化了,社会政治、商品化和全球化作为三种强大的外部因素,在深刻地影响每个艺术家的具体创作的同时,又不得不让我们深刻讨论和绞尽脑汁的去思考艺术风格、媒介、题材等方面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建构问题、价值评判标准问题、国际身份问题、边缘艺术问题、女性主义问题等等。因此,中国当代艺术究竟要何去何从?我们不仅要回顾过去,更要展望未来。而要展望未来,必然要在此刻沉思反刍,因为我们真正具有现代主义和当代形态的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较之于西方太短暂了。我们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容纳了如此庞杂、如此差异的艺术思想、主张和表现形式,我们又面对着如此急速膨胀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市场——我们需要消化。
究竟何从,意味着遵从什么理论和方向?对于未来,我们不敢冒然做理论上的推定,但是可以有一种猜想,即中国当代艺术将更加注重对本土民族文化和内在精神品质的追求。后者的存在与实现,应该发生于当代中国艺术整体沙盘的更加纵深和高远的地带。正面地、建设性地预见中国艺术应当传递给观者的内核,将传统文化中合理的诉求用当代视觉语言进行转化,从而服务于理想精神家园那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境界的描绘和建构,这才是中国当代艺术内在的价值诉求。
【编辑:郝立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