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每一笔都是神来之笔 2011-04-26 11:19:04 来源:当代艺术与投资 作者:胡昉 点击:
对母题的重写,将与之相关的电影原型滑向了奇怪的转生:每当电影的形象转生在我们的生命里,每当出现了共存,就有新的生命存在。那些封存或过度消费的影像,藉由Ming Wong的演绎,重活一次。

2 与此同时,Ming Wong的作品与2010影院本身正发生着微妙的感应。

 

灵感来自于法斯宾德电影《恐惧吞噬心灵》的《吞噬恐惧》,与Ming Wong的其他作品相比而言,其所保留的原版电影元素相对完整,这个单频影像也最接近经典电影的放映方式和观看经验。2010影院的黑盒(Black Box)本身的空间设定十分像给某几位观众的电影院单元或是包厢,于此同时,它深邃的“通道”对于整个2010影院而言,构成了某种流动的影像“风景”和通向影像时空的“窗口”。在《吞噬恐惧》中,Ming Wong通过替身,走位,借景等多种传统电影手法和化妆、蓝屏后期等技术支持完成了一人同时饰演多角的剧情,与今天已经让我们疲劳的各种惊人电影特效相比,《吞噬恐惧》显得带有某种糙感,在呈现出艺术家创作迷人的“手工感”的同时,也可以作为Ming Wong独特影像创作方式的。

 

观摩片,让游弋在现场的观众逐渐打开自身的感知,迎接新的观看体验。

 

同时,Ming Wong化身成的裴特拉·冯·康特(亦或是裴特拉·冯·康特转生而成的Ming Wong)在客厅(Living Room)向我们发出了邀请。与原版电影情节不同的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与裴特拉·冯·康特学德语》的影像,这个金发翠衣的“女人”身处一片空白中,她的倾诉和发泄的对象消失了,屏幕外客厅里的你我很偶然似的成为了她的观众?替代品?如果我们记得原版电影的“此刻”的场景,或许会产生一种戏剧化的感应,仿佛在影片中围观裴特拉·冯·康特的她的“宠物”们;或者,被时下各种“真人秀”轰倒在沙发上的我们,会突然感觉我们好像没有理由的聚在一起观看一场现实中的高潮“直播”;也可能,你我如“她”一般感同身受,已然嗔痴的将自己同样投射到远处这窗口中的一片空白中? 2010影院客厅(Living Room)更接近于某种在日常体验与剧场感之间的空间,某种程度上,会不会也让某位观者一时间放松自我感知对于外在世界的警惕,发自内心般的感慨一下戏如人生?

 

此次,Ming Wong的三屏影像装置《生死威尼斯》,由螺旋形结构及双面剧场幕布构成。观众很可能被Ming Wong弹奏的钢琴曲所吸引,走向暧昧未知的红色通道,周身幕布随着探险者卷起的微弱气流开始摇曳,或许这强烈色彩和光影造成的些许眩晕才刚刚抚平,眼前已经进入了由Ming Wong与美少年Tadzi及垂暮的Aschenbach一道营造的影像迷宫。正是在这个漩涡的中心场域,Ming Wong自我投射和分裂反噬俱在的影像本身创造出了只属于此时此地的影像空间。在此,Ming Wong似乎成功的创造了某种时空,或者说是“存在”,这“存在”不仅有着原本电影角色的幻象,还折射出Ming Wong的身影,同时,它似乎具有一副模糊的轮廓和面庞,向情愿将自己投射到这时空中的每一个自我张开怀抱。       

 

当你终于从这虚实相济的螺旋中浮出,回到现实的疆界, 突然发现Ming Wong的《生死威尼斯》更像是一种对于今天虚无的存在感与满溢的现实世界之间无法寄托和与安放关系的隐喻

 

 


【编辑:汤志圆】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