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
“艺术品类证券化”这个原本生僻的词汇如今正在被大众熟识、追捧和质疑。天津文交所的成立顿时引发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狂热。九歌、厦门、河南等一批文交所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争相上马。艺术品股票、艺术品银行以及艺术品基金等交易模式,使艺术品金融化的浪潮开始上演。
但是,伴随而来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缺乏监管机制、评估定价不规范、交易过程欠科学发展等问题,让文交所的发展备受诟病。4月22日,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接受了记者的专访,针对文交所的发展模式、制度以及南方文交所的发展讲述了自己的看法。
类证券化未突出主业
记者:如何看待艺术品类证券化交易的这种模式?
张志兵:目前大多数文交所都一股脑儿地偏向艺术品的类证券化,我认为这是“偏”了,它并没有突出文交所的主业。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比艺术品交易所的概念大得多,它可以做很多事情。首先是产权交易,包括对文化企业、版权和文物字画等工艺品进行的交易。第二是为文化企业提供投融资平台。第三是艺术品金融创新。这也是南方文交所的三大业务板块。
记者:媒体质疑“文交所”同时,文交所依然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张志兵:艺术品交易受到质疑并不能说明就处在了风口浪尖上,只是媒体过多地关注了这个行业。我认为这是件好事。尽管目前的文化产权交易大多由政府主导,但毕竟是市场化的操作。而在目前阶段,政府引导进行市场化运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文交所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说明市场有这种需要。文交所进行的不仅是某一项艺术品的交易或者某一个文化企业的产权交易,它是搭建一个交易平台。
记者:你如何看待文交所的属性问题?
张志兵:是否是民营性质并不会对文交所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这个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就可以国退民进。如果是特殊企业,就需要由国家所有。但像文交所这样的新事物,发展之初应该由政府主导。民营资本会有活跃和讲究效率的一面,不能因为民营背景就去质疑它,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应该放在它的属性,而应该是它的制度是否完善。正所谓“对事不对人”。
记者:自文交所建立以来,先是被爆炒,继而遭轰炸,尤其是规则体系不完善、监管空白更是备受诟病。你如何看待文交所的发展?
张志兵:艺术品交易属于金融创新模式,最初就引来了相关机构以及媒体的关注。至于后来又受到质疑,我认为都是正常的。因为任何一种创新都需要探索。比如南方文交所也正在探索该如何做才能更稳健。目前确实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也没有明确法律来规定应该由哪个部门进行审批,可能很快就会有了。在暂时没有统一监管的情况下,我们希望通过行业自律的手段来规范这个市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