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育及文化领域双边的努力与合作,接下来的事情就变的越加顺利。许多法国舞蹈大师在中国的舞蹈团和舞蹈学院都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杰奎琳-卡维耶回忆到,“在北京舞蹈学院,我们共同推出了一届为期两年的教师培训文凭。与此同时,我们还与辽宁芭蕾舞团共同创立了一届为期三年的学生文凭。2009年辽宁芭蕾舞团邀请了曾在巴黎歌剧院深造,担任该团的艺术总监的法国芭蕾舞大师詹姆斯-阿玛尔。中国的舞蹈演员及舞蹈老师享受法国使馆的奖学金前往法国学习。” 这个项目延续至今:北京舞蹈学院以及上海,广东和北京的芭蕾舞团都会定期接待法国舞蹈老师,这个班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也同样有宜于教师和舞蹈专业演员。
CIDC在联合方面取得的成就也同样让人惊叹。舞蹈编导让-保罗-卡维耶非常平静的列举着出 “自成立以来,CIDC共有19部合作制作的作品。 不管是“法国式”的伟大经典曲目(《吉赛尔》,《天鹅湖》,《葛蓓莉亚》,《胡桃夹子》,《希尔薇娅》,《睡美人》,《雷蒙达》, 《拿波里》,《仙女》,《唐吉诃德》)或是法国舞蹈编导创作的新作品(贝尔唐-纳德, 琼斯-马丁内斯, 帕特里克-德-巴纳, 卡德尔-贝拉尔比) ”。此外还有罗朗-佩蒂两个专场(《卡门》,《阿莱城姑娘》,《青年人与死亡》),这在中央芭蕾舞团历史上是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巴黎歌剧院的明星舞者与中国搭档一起参加了上述所有的演出。
除了这些统计之外,笔者与舞蹈编导和舞者一起小酌呷饮时,感受到这些年来他们一起挥洒汗水编织起来的尊重与友情。正是这种亲密的感情造就了十年来的非凡成就。
这样的合作不仅局限于舞蹈的严格范畴中,它还同样把灯光师、舞美师和服装师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带来自己的专业技术并与中国团队分享。
杰奎琳-卡维耶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非常积极的评价:“他们学得很快。在我们开始这项合作的时候,“脚部训练”特别是“足尖的训练”是完全被忽略的。这在“法国学派”里是关键的一点,现在已经成为老师们工作的重心。他们正在为能够在下一代舞者中解决这个问题作出努力。 在表演的领域也是如此。中国的舞蹈演员有“过度表演”趋势。这使得他们的表演有些“过时”。在这个方面我们也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至于在音乐感方面,要给他们一些时间,将本不属于他们的音乐和节奏完全消化吸收。
伴随着现代舞这一种在中国尚为年轻的艺术形式的发展,CIDC最近开始向现代舞开放。来自波尔多的舞蹈编导安东尼-埃吉亚今年也受邀为王媛媛的北京当代芭蕾舞团创作新的作品。他像热衷古典舞和现代舞一样醉心于嘻哈街舞。《泰特尔斯》是他为波尔多芭蕾舞团新近创作的作品。让我们在6月24日的北京拭目以待吧。
正如让-保罗-卡维耶总结中所言,“我们说服企业来支持舞蹈事业的那天就是这个成功的故事完满的时候”,他大声笑着说道:“这一天正大步走来!”
【编辑: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