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都适应不了官场规则 2011-05-09 15:43:59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点击:
继去年秋拍中国嘉德推出首场“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取得良好反响后,2011年春拍油画部分再次重推此专场,此次的阵容较之去年更为强大,集结了众多中国早期油画家的60余件重要作品。

 

庞薰琹--路是人走出来的

 

庞薰琹、丘堤伉俪领衔“决澜社”佳作

 

上个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中西文化相冲撞、交融的激荡年代。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画坛,也经历着中西相融、新旧交替的浪潮,决澜社在此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决澜社酝酿于1930年,1931年秋于上海正式成立。自此,中国美术史上第一个自发的,具有明确的纲领、会章和宣言的现代主义美术团体正式成立。决澜社的成员大都是自法国和日本留学归国的艺术家。建立画会的最初想法出自于三位自法国归来的庞薰琹、张弦和傅雷。而庞薰琹无疑是最关键的人物。

 

重提决澜社,有感于他们敢为人先,是他们先投了石子,使死水荡起了波澜,其历史地位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实际存在,其收藏价值也在逐渐被国人重新认识和挖掘。此次 “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呈现了庞薰琹、丘堤、杨秋人、周碧初四位决澜社成员的多件作品。如庞薰琹的《路是人走出来的》、《苗族姑娘》;丘堤的《静物》;杨秋人的《庐山风景》;周碧初的《公园》、《北京风景》等。

 

《路是人走出来的》创作于1983年,发表于《庞薰琹》画册,第269页,江苏教育出版社于2006年10月出版。此时画家已有七十七岁高龄,此幅作品也成为了他一生的写照。“在树丛中可见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路是人走出来的。这条路并不平坦也不笔直,它或许是一条被许许多多人走过的人生之路。”

 

《苗族姑娘》是此次上拍的另外一件庞薰琹的佳作。1939年,庞薰琹深入贵州苗寨,成为近代描绘民族习俗的第一位画家。庞薰琹的白描,是他诸多艺术成就中的一个部分。他在线条上的功力,来自于长期临摹中国古代壁画。在1940年代初,庞薰琹将其卓越的白描技法用于写生,表现西南少数民族风情。《苗族姑娘》便是其中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

 

丘堤十分喜爱静物题材,此幅《静物》创作于30年代初,发表于《美术研究》(中央美术学院院刊),在水天中先生撰写的文章《追忆丘堤》中刊登此作品,由中央美术学院出版;同时还收录在个人画册《丘堤》,第1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0出版。她笔下的静物恬静而富有朝气。此幅《静物》造型活络,用笔自如,显现出丘堤早期绘画的过人才华。画中静物虽简单却透着中国人的定力和沉着,这是丘堤一贯的艺术风格,她用艺术的力量“将现实世界整理、统一,使其醇化、净化,而成为另一天国”。其大量作品因抗日战争及十年浩劫而毁,现侥幸留世的仅有二十幅油画作品,此件作品来源清楚,且有发表著录,难得之极。

 

此次上拍的《庐山风景》发表于《杨秋人油画集》,岭南美术出版社1983年出版。此幅《庐山风景》是杨秋人于1956年到庐山写生后根据写生稿创作的。这幅风景,色彩明丽,用笔隽秀,十分引人入胜,是画家的风景画佳作。杨秋人的画作很多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存世非常少,故此画尤显珍贵,我们能从中看到画家鲜明的个人风格。

 

周碧初的《公园》作于1965年,画家以灵活的笔触,丰富的色彩,描绘了公园中的闲适、愉悦的气氛。在借鉴印象派的基础上,画家在后期开始尝试借鉴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并充分发挥油画色彩明亮的特色,注重笔触长短有致和疏密散落,产生独特的韵律感和装饰性。周碧初是中国油画家中最长于点彩画法的画家,被称为中国的“修拉”。他大部分的风景画都采用这一技法,这次上拍的他的另外一件作品《北京风景》也不例外。画家笔下的风景胜地,构图严谨,成千上万个并列的色点营造了兼具工艺和幻觉的视觉效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