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4年,我国政府颁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首次以行政手段加大发展动漫产业的力度,到2008年中央财政投入700万元扶持资金,扶持中国原创动漫作品创作。迄今,我国已有百余个本土漫画、动漫演出、网络动漫、手机动漫项目得到了扶持。
而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扶持,也催生了雨后春笋般的动漫企业。但尴尬的是,动漫在中国,至今市场并未成熟,其盈利模式也不清晰,动漫企业更是鲜有通过产品本身而获利的成功案例。
“要让动画作品蜕变为产品,行业要发展,人才从来不可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画学院院长王钢认为,动漫要挣钱,首先要改变动漫人才的格局,要从单一的美术和计算机人才,到吸引更多懂文学和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进入。
在本届动漫节上采访,不乏介绍自己动漫制作高端的动漫企业,高清、3D等等,甚至有企业声称自己承接好莱坞动画大片的制作。
出席动漫节动漫产业高层论坛的专家们也认为,从技术能力来说,国产动漫企业的制作水平已不逊色,缺的是优秀的创意人才、产品品牌的推广与营销。“高质量的动漫产品只有与其衍生的产品形成成熟的产业链经营相结合,动漫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
据介绍,完整的动漫产业链包括动漫项目策划、动漫形象设计,涉及制作、生产销售、市场运营、品牌传播,以及玩具、文具、包装、服装等动漫衍生品的开发、经营、销售,甚至动漫主题公园等。在这个产业链条上,既包括以网络技术、数字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动漫设计、游戏研发、运营等创意产业,也包括如出版、服装、玩具等传统产业。
但在中国,动漫产业链存在上下游脱节现象:动漫原创制作人才缺乏,衍生品营销人才不足。由于市场的急功近利,无论是播出市场还是衍生品消费市场,根本不存在培育期,极不利于品牌和人才的打造,不少品牌影响力只限于一定区域,很少能打响全国市场。
有专业机构测算,动漫产业与衍生产业间的产值比例保守估计为1∶3。动漫产业专家透露,通过卡通本身最多能收回其成本的30%,其余70%的成本回收乃至盈利都依靠衍生产业。“中国有3亿儿童,平均每个人消费100元,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少动漫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动漫产业每年的市场空间在200亿元左右,而由此带动的图书、音像、玩具、服饰、游戏等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空间将无法估量。“市场给所有动漫人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问题是靠什么去吸引和留住人才。”
“一旦能在衍生品中盈利,中国的动漫业也就迎来生机。”浙江中南卡通董事长吴建荣认为,动漫产业不是制造业,要从烧钱的游戏变成挣钱的产业 ,其核心是打造文化。“一味求大求全,不是中国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吴建荣认为,动漫作品是一种周期长、投入大的高技术含量产品,“如果将其当作‘抢快钱’式的快餐文化去经营,那么,其获得的也只能是一份‘盒饭’的回报。”
【编辑: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