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蜀山春晓》
香港苏富比春拍以总成交额和多件拍品开创纪录的成绩结束了,标志着国内艺市正式进入“春拍”时间,艺术市场里的各种话题和活动都开始与春拍相关。
本次香港苏富比春拍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尤伦斯中国当代艺术专场和“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专场。从最终结果来看,前者成交情况如人们所意料,106件拍品,几乎100%成交,总成交额3.59亿元,不少作品打破艺术家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后者虽然被香港苏富比称为“世纪拍卖”,但最终结果出乎意料,77件拍品,只有70%成交,不少重量级拍品流拍,总成交价仅为3.99亿港元,远低于6亿至9亿港元的拍前估价,几件拍品在拍后不得不以“私人洽购”方式成交。两场同为欧洲人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专场,透露的个中信息值得深思体味。
2007年秋季,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尤伦斯偕同夫人高调亮相。此后每年围绕他的藏品拍卖和艺术中心的话题,总会在国内外艺术界激起轩然大波。本次拍卖亦然。有关尤伦斯自2009年下半年以来出货中国艺术品的争议一直不休,本次出售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却让人们尤其是当代艺术界更感意外。因为在尤伦斯拥有的近2000件中国艺术品中,将近80%属于当代艺术范畴,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家。与此同时,他的当代艺术中心也在国内寻求合作伙伴,甚至有意整体转让。善于联想的人们自然会发出这样的疑问:难道这个重要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大亨不再看好中国当代艺术了,少了尤伦斯夫妇参与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将何去何从?对此尤伦斯给出的回答是:自己年事已高,后代对他的收藏不感兴趣,这些收藏得不到很好的展示机会。自己出售藏品并不会影响当代艺术中心的运作,希望艺术中心最终成为“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管理、运营的机构”。
尤伦斯的回答是务实的,也是明智的。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没有义务为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推广奋斗终生,逢低买进、逢高卖出,可谓天经地义。大家不要忘记,尤伦斯是一位出色的商人,打理家族生意几十年。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花费巨资促成尤伦斯“成功退出”后,能否获得诸多的启示和教训,核心是我们以此为契机,很好地接管和把握中国当代艺术的话语权,并获得世界的广泛认可。
在西方的中国艺术品收藏界,玫茵堂藏瓷富有盛名,藏家是瑞士人斯蒂芬·永裕(Stephen Zuellig)和吉尔伯特·永裕(Gilbert Zuellig)兄弟二人,藏有近2000件中国瓷器。如此背景,拍卖成交结果却让人有些失望。出现这个结果的原因,香港苏富比有关负责人表示,对一些买家提出了预付定金并严格按合同付款的要求,尤其对新买家采取了非常严厉的付款办法,这些影响了竞买人气。这个判断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缺乏对市场形势的准确认识才是问题的实质。前两年,银根宽松,不少资金涌入市场,轻松将艺市带入亿元时代,带动新一波火热的行情延续至今。卖家和拍卖公司对一些精品期望值过大、估价过高的现象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而忽略了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资金面逐步紧缩的状况。
4月17日,央行在今年内第4次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创下历年之最,冻结了大量资金。通货膨胀阴影下世界各地尤其是中国内地不断紧缩银根,必然在资金上影响到艺术品市场,资金的瓶颈是所有拍卖公司必须要面对的新问题。尤其是高价位的拍品将会受到更直接的影响,前景难以预料。也许有人会认为,国内艺术品市场所需资金很少,一年拍卖总金额不过几百亿元,不及目前股市一天成交额的一半。但艺市是小众市场,高价位拍品的参与人数更是屈指可数。资金阀门收紧,影响的是经济的各个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抱着其它投资渠道受到调控和制约的情况下,艺市还将吸引更多资金,火热行情还将持续的好梦,而需要对资金面的收紧做出审慎的判断和抉择。
【相关阅读】
【编辑:颜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