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和欧洲达达和杜尚的渊源外,黄永砅对于艺术与生活的看法注入了自己的思想。1984年的夏天,黄永砅一整个夏天都在研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同年9月份他撰写了《图—词—物》一文,结合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后他提出了自己对于艺术与生活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他质疑所谓的艺术世界究竟有多大,艺术世界是否被包含在大千世界之内,抑或是独立,平行于这个世界。认为关于颜色、形状、词的纠纷的艺术活动统统都是“小世界的纠纷”。“在小世界的纠纷之后人们才可能看到大世界,其实只有这么一个世界,别无其他。”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完全是因为它囿于生活之圈里。所以“艺术的意义在于艺术之外”。在这里,黄永砅自己创造了自己的词:“小世界的纷争”来指明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他要把画地为牢的艺术的行为世界拆除掉。“我们只有一个世界”。
1985年黄永砅开始阅读并且深受禅宗方面的的启发。之后,他在看待艺术时,便加入了禅宗式的对待生活的方法。他认为“当艺术融入东方精神之中,艺术就不再是关于理论的,而是更接近一种道路,一种生活方式。”黄永砅主张艺术无关理论与禅宗的不立文字有关。主张艺术作为一种道路和生活方式又和禅宗的在生活中修行的看法相关。他曾经引用了卡尔-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一段话来谈论这个问题,他说:“从事艺术不一定就使自己成为艺术家,我从事艺术就是为了避免自己成为艺术家,就像我研究禅宗,并不因而成为佛教徒,其实正是为了避免成为佛教徒。我欣赏卡尔那段话:‘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为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者批判者。’”
他又分析道:“我理解的马克思的这段话,不是作为一个有闲阶级生活状态的形象描述,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定向的非职业化来理解。现在的艺术家是作为一种职业,就像有宗教家或教员一样,艺术家产生艺术作品,宗教家念经礼佛,教员教书,精神定向的非职业化有两层意思:一是扩大其职业的概念,二是不把其职业投射到他所从事的任何事情上。”[19]黄永砅所说的精神定向的非职业化是一种对于思想上自由人的回归。这正是黄永砅在东西方两条脉络的交汇之处,所提出的对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一种提案。
[1], 特-查拉:《一九一八年宣言》,《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471页。
[2],(法)亨利-贝阿尔,米歇尔-卡拉苏著:陈圣生译,《达达一部反叛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17页。
[3], Jacques Derrida:《Acts of Literature》, edited by Derek Attridge, Routledge出版社, 纽约, 36页。
[4], 同上,36页。
[5], 同上,34页。
[6], 同上,102页。
[7], 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5,45页。
[8], 葛懋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1页。
[9],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三卷,北京出版社,1999.4, 686页.
[10],费大为主编:《’85新潮档案II》,《以美术的名义反对美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566页。
[11], [美]菲利普-维赫涅:郑道炼编,毛卫东译,《占卜者之屋黄永砅回顾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1页。
[12], 特-查拉:《一九一八年宣言》,《现代主义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5,469页。
[13], [美国]卡尔文-汤姆金斯著:李星明 马晓琳译,《杜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1.1,69页。
[14], [法]亨利-贝阿尔,米歇尔-卡拉苏著:陈圣生译,《达达一部反叛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8,37页。
[15], [美国]卡尔文-汤姆金斯著:李星明 马晓琳译,《杜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1.1,8页。
[16], 费大为主编:《’85新潮档案II》,《1986年11月对厦门达达展作品改装—焚烧的美术活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217页。
[17], 高名潞:《’八五美术运动历史资料汇编》,《关于现代艺术的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20页。
[18], 费大为主编:《’85新潮档案II》,《艺术不祥之物》,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572页。
[19], 费大为主编:《’85新潮档案II》,《黄永砅给严善錞的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10,510-511页。
【编辑:唐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