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斯从事摄影创作“来自地球表面的图案”
作为国际电影界、摄影界公认的大师级人物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德国电影运动(New German Cinema)”的“四杰”之一(其他三人是法斯宾德、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文德斯不到三十岁便以其“旅行三部曲”:1974年的《爱丽丝漫游城市》(Alice in the Cities),1975年的《错误的举动》(The Wrong Move)和1976年的《公路之王》(Kings of the Road)享誉国际影坛;这些被影评家称为“公路电影”的影片深受美国西部电影与侦探小说的影响,表现了现代社会中“孤独的个体”在颠沛流离时空中的迁移、漫游、迷航和旅行。文德斯也籍此开始了他在光影世界里的漫游与流浪。从此以后,流浪与疏离成为其影像永恒的母题,借助流浪与疏离这两个元素,文德斯在影像上创造出一个个充满诗意与虚空感的世界,形成了自己独立不羁的美学风格。其后,在他的摄影作品《来自地球表面的图案》、《一次》和《事物的状态》(The State of Things)、《德州巴黎》(Paris, Texas)、《欲望之翼》(Wings of Desire)、《直到世界尽头》(Until the End of the World ),与意大利传奇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共同执导的《云上的日子》等影片中,流浪与疏离这两个永恒的母题就象音乐中的主旋律一样,贯穿始终、不绝于耳,成为我们理解和观看这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奇才电影和摄影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线索。
一、“游牧”在电影与摄影之间
2004年2月至5月,文德斯从事摄影创作20年的世界回顾展“来自地球表面的图案”中国站,先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联手展出,在艺术界和摄影界引发了不小的震动。很多中国观众,甚至是文德斯的影迷大都是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位传闻已久的艺术大师神秘的摄影作品。在此之前,中国的观众还是习惯于把文德斯看成一位风格独特的电影导演。
其实,自1986年至今,文德斯已先后在欧洲、美国、日本举办了多次不同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并曾进入威尼斯双年展、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等世界一流的展览会和美术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摄影艺术家。
熟悉摄影史的人都知道,电影与摄影实际上同出一门、不分彼此。19世纪末,英国发明家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在1870年研究的连续高速摄影,以及随后跟进的法国生理学者马瑞(Etienne-Jules Marey)的底片连续曝光实验,都直接导致了电影的发明。与此相对应,在20世纪初摄影的发展中,由于电影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摄影者跨入这个新的影像领域中。有的摄影者一头扎进电影圈,从此改换门庭;但也有脚踏两只船、左右开弓的“高手”。前者如先以摄影起家的美国著名导演斯坦利-库布利克(Stanley Kubrick),而后者,便以二十世纪最具“游牧”气质的“多元艺术家”、大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