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海报
在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电影个人化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求,放之四海皆准的故事是院线最乐于接受的。但在戛纳却能看到不少个人化、试验性的作品,而且,戛纳以此为荣。
昨日,竞赛片单元两部影片《佩特》和《朱花之月》齐齐亮相,这两部电影完全没可比性,但其个人化和民族标记却让观众对这两部影片有着相同的间离感。
《佩特》
“戛纳最奇怪的电影之一”
《佩特》中,法国导演阿兰-卡瓦利埃和演员文森特-林顿扮演的角色就是他们自己。一天,这两人突发奇想,打算在将要拍的电影里过一把总统瘾,全剧中充满着对欧洲人来说精彩的政治段子和笑话,但却令东方的记者感到难以了解。
《朱花之月》中,日本女导演河濑直美的这部新作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日本的神山,内容则关于从古至今的变与未变。影片放映结束后,一位在观影过程中酣然入睡的英国影评人却告诉早报记者:“我没有明白它具体是在说什么,我是指神山和故事之间的联系。”
本届电影节中,除了黑白默片《艺术家》以外,法国影片《佩特》也绝对称得上数一数二的怪片。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福茂在介绍这部影片时,给出了最好的广告语:“这是今年你在戛纳能看到的最奇怪的电影之一。”
事实上,甚至很难定义它的类别,不是剧情片,也不能说是纪录片,比较准确的描述或许是:这是一部对于整个拍摄、表演和创作过程全纪录的影片。两人在影片中对法国政治的嬉笑怒骂,想象大人物的烦恼与忧愁,这一切让在场观众屡屡笑场,最后更是集体起立鼓掌长达20分钟。
《朱花之月》
“将自然作为主角”
与之相比,面对的却是冷场。这部河濑直美的新片和她之前的作品一样,“将自然作为主角”,在影片开场和结尾时,字幕和画外音或许说明了一切,提到的是日本的三座神山,它们紧密相连。日文片名来自古老的日本诗歌,意思是红色、火焰、生命。这位女导演用她擅长的长镜头、自然声、果断的切换,讲述一个女子在两个男人之间的游离,以及这一关系和父辈命运之间的联系。
对于这两部作品,很难脱离作者的国家背景加以理解。前者用完全放松、自由的态度来探讨电影本身的可能性,探讨电影本身到底是现实还是虚幻的问题,这或许只有在有着悠久的作者电影传统的欧洲才能看到。它所涉及的内容又是如此法国,谈到竞选总统的人如果是大企业家,那他一定要卖出自己的公司;得到竞争对手的艳照之后,则不会出声,但“每次看到对方,那个场景都能在脑中显现”。这种对电影本身的开放态度令人激赏。后者则完全利用传统和自然构筑一个自己的世界,河濑直美通过玄奇的阐述将这个世界闭锁了起来。
【编辑: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