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明-赫斯特 只要成功就会有商业上的关注
主持人:我个人对您这次欧洲之行的最大的关注点还是达明-赫斯特,他在国际上太有名了。他不断引起争议,包括在他身后有非常强大团队在支撑。
朱彤:你感觉是经济的支撑还是机构?
主持人:推动。现在很多艺术家从来不避讳说我要用什么样的材料去做,去影响到一部分的收藏家,作品会是什么样,他们与萨奇这种大手笔的在国际市场上非常有推动力的画廊合作。
朱彤:我们美术馆收藏了赫斯特的作品,这次是英国是去和他商量展览方案,同时也想跟这个艺术家聊一聊他对这个作品的看法。他的工作室保留了他各个时期的最重要的作品,他是不卖的。他自己留在身边,就像一个美术馆一样,也可以很系统的。当然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有名的艺术家,你作为一个馆长和策划人总是很希望了解他的内心,面对面的跟他交流肯定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事情,我是带着这样一个目的去的。第一个是有任务的,是要和他讨论这样一个方式。
主持人:给我们透露一下,他的生活状态。他生活的小细节都跟他作品有很大的关系。
朱彤:去达明-赫斯特工作室之前我还是对他有一点点想法。媒体把他说得很狂傲、咄咄逼人。把他作为一个"坏孩子"的形象的报道。见了他本人以后,我觉得他不像大众媒体所描写的那样,我觉得他至少是一个在整个过程中他非常有礼貌。和他的谈话中就能理解到这个人是有很多想法、很多机智的。我们在车上,他跟我说,你知道教堂和赌场有什么区别吗?他说人在赌场里面祈祷很真诚,但是在教堂里面就不一定了。说明艺术家的思维的活跃性。很多人质疑赫斯特作品的真实性和他的想法,原因可能是他过度的商业。这是现在艺术界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一个艺术家我们总是很喜欢贫穷的、需要帮助的、又很有思想的艺术家。但是在今天这个社会特别难,难在什么地方?你可以有思想、可以有个性。但是思想和个性产生出这样一个东西的时候,它的价值一定就会被这个社会赋予经济的价值,不像过去,因为过去的艺术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在现在艺术的体系已经非常完整了。你就是再有思想、再有什么样的艺术家。这个艺术的体制都能把你这个东西变成商品。大家都知道,如果博伊斯现在已经不在了,他的作品今天也要卖三千万美金,几百万美金。但是我们不能认为一个艺术家,他的作品已经卖一两千万美元了,就变得他商业了。这是不能对立来看的。但是这恰恰是现在,如果一个艺术家在商业上取得很大的成功,别人就会说你商业。但是实际上只要你成功,你一定会有商业上的关注。
你刚才谈到对赫斯特艺术的真实性的问题。他在17岁的时候就跟一个死去的人的合影,他自己说他在当时很害怕,其实他害怕还要跟他合影。在他还是一个中学生的时候心里面已经对死亡的好奇和探索已经深深的埋在他的心里。这才引发了他以后做的很多关于美丽死亡的探索。他不是坐在家里面想。在他的工作室旁边还有一个还没有完工的家,从一个装璜的细节都能看出,他使用的墓碑、骷髅、很多的东西,我觉得他的生活,包括他的成长都是有的。这欧洲和中国人不一样,欧洲人对于死亡的教育,欧洲人对于死亡很乐观,他会很平静,中国人永远不谈这个问题,直到谈的那一天才开始面对这个问题。
主持人:我对赫斯特有一点比较关注,因为像他这样的艺术家,包括村上隆,他们并不避讳我是如何成功的,向所有媒体、艺术界的人讲,我是如何成功的。比如说我是在跟画廊老板合作的时候,我需要给他们什么样的作品,包括在团队的运作,怎么样来管理团队,包括他们在面对媒体的时候,什么样的媒体他们去做什么样的面貌。现在艺术家成功的概念和原来不一样,原来是你的作品比较成功,现在也有很多附加值,你要是有市场,你要是一个媒体上的明星。他把这个作为他的一个作品是不是?
朱彤:作品上不至于,这只是他的生活方式,你刚才讲的一个问题就是,第一,艺术家的成功有很多种成功面貌出现,赫斯特他的确是很好的艺术家,市场也认他,甚至连孩子都喜欢他。这是一类的艺术家。还有一类艺术家也很成功,他的作品也很有力量,但是一般的老百姓还不知道他,他也会被写在美术史里面。因为大众需要的东西一定是符合大众的口味,因为他们符合所有人的口味。
第二个层面,在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专业。这是一个专业的做法,并不是说你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媒体,作为艺术家,因为你是公众人物,你的确要考虑你是一个什么样的姿态,你的助手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你有一个好的团队,这没有什么不好。比如说你应该考虑到这个作品,当然艺术家是不应该考虑他这个作品是为市场而做。因为西方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因为艺术家是一定要和画廊合作的。艺术家只负责出售作品,而且这个作品一定要通过画廊。这是一个体质,这个体质我认为西方好的体质中国应该学。艺术家在讨论艺术的时候,你还在讨价还价,这个问题是比较麻烦的。所以他讲的这一系列有他们在做事方式中专业的程度。有的很多的部分也是可以去理解和学习的。
【编辑:汤志圆】